如今的雪域高原,正劲吹着一股“网购风”。在拉萨街头,南宫28时时能看见忙碌的网购送货员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这背后潜藏着的正是我区电子商务蓄势待发的强大力量。
我区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但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仅“十一五”期间,我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网站总量、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数量等各方面得到了不断加强,一个全新视角的电子商务服务业群正在高原大地形成。而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强势推进,网络购物已成为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庞大的产品营销需求
我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造就了旅游业、藏医药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饮)品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矿业、建筑建材业六大特色支柱产业,这些产业是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点。然而,在这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经营意识、营销策略和管理水平的落后,直到今天,仍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对我区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制约。
“表现之一即是,众多特色产品难以在内地市场出现,旅游者仅仅能买走为数不多、品质良莠不齐的小部分产品。而从销售渠道来看,西藏特色产品的产销方式单一,经济效益潜力尚待深入挖掘,与需求量巨大的内地市场乃至国际市场都缺乏开放的对接平台和有效的营销机制。”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面对这些现象,我区经济发展借由电子商务来拓宽营销渠道已成为最佳选择。
电子商务模式是加速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整合的有效手段。利用企业自建网络或者第三方平台,可以有效克服我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经销商在推广产品时经常遇到的资金短缺、中间商多次加价导致最终售价偏高、客户与企业对于货品信息掌握不对称等突出问题。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将大大提高市场份额,降低营销成本。
有力的政策扶持
近年来,自治区为推进我区信息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促进我区电子商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完善2G通信网络,大力推进3G网络建设,全区所有乡镇、重要道路和景区(点)实现2G网络覆盖,地市县所在地城镇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实现3G网络覆盖。加快农牧区通信建设,有序推进宽带通信工程,力争实现乡乡通光缆,具备条件的行政村能够上网。这为我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区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化重点工程包括:推进“三网融合”,建设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信息平台。这给建立我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网络条件打下了有力基础。
据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当前自治区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等支撑条件大发展的良好形势下,针对西藏特色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运营产业整合,辅以已有的在线支付系统、物流配送系统等配套技术,是打通并构建我区与内地特色产品交流、交易渠道的重要契机。
蓬勃发展的物流体系
畅通、高效的物流体系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必备条件。近年来,我区物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我国最大的物流行业信息平台“中国物通网”的实时在线信息显示:西藏已经建立了通达内地各省(市)的物流专线。而传统的公路运输早已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川藏、滇藏、青藏、新藏、中尼五条经济大动脉为骨架的公路网。我区已拥有5个大型货运站,这些货运站的建成,极大地提高了我区的物流运输能力。
同时,我区的铁路和航空运输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段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已有的拉萨贡嘎、昌都邦达、林芝米林、日喀则和平、阿里昆莎机场航运能力逐年提高,新的航线也在持续增加中。
而最能反映物流行业活跃程度的我区快递业务更是发展迅速,除原有的邮政EMS外,现在,我区已经有了圆通、申通、中通、韵达、中铁快运、民航快递、汇通、天达、广萨等多家大型速递企业。(记者 何静 何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