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2 09:59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连接横断山脉和藏北草原的黑昌公路(317国道)犹如一条巨龙穿越雪域高原北部。共产党员、第26道班班长永忠达吉为保障这条“生命线”的畅通,已经在海拔
青春:为养路而歌
永忠达吉,男,藏族,西藏丁青县人,1970年12月出生,1990年12月参加工作,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底永忠达吉从他父亲手中接过铁锹起,就暗暗下决心养好公路,“以路为业,以班为家”。从这一天起,他开始把自己变成一头负重的“牦牛”, 18年来,永忠达吉一直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一信念。抢水毁,最险最累的地方他先上;抢季节,最脏、最重的任务他先干,在职工中树立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1997年永忠达吉被任命为雪拉山第26道班班长。坐落在雪拉山半山腰的第26道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里气候恶劣,高寒缺氧,初到这里的人会有胸闷头痛、呼吸不畅等高山反应,工作时间长了就会有指甲下陷、头发脱落、肺部扩张等症状。这里植被缺乏,土质松散,加之常年多雨多雪,车行其间时常是雨障、雪障,道路湿滑难行,养护任务十分繁重,“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雪拉山的真实写照。由于防护设施差,自然灾害严重,这里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都比其它道班艰苦的多。然而,永忠达吉没有犹豫,义无反顾地挑起重担。哪段路容易翻浆、哪段路容易水毁、哪段路容易被风雪堵塞,他都了如指掌。18年来,他和5名养路工组成的集体,在四季风雪旋转的雪拉山上,担负着雪拉山两侧16公里砂土路的养护任务。在这里,他没有豪言壮语,不计个人得失,只是默默无闻地工作,用顽强的精神带领全班工人与各种恶劣的气候条件进行生死较量,保障了管辖的国道公路畅通无阻。
养路:让生命得以升华
1997年,养护段派永忠达吉到内地去学习,经过半年多的刻苦学习,他熟练地掌握了公路养护技术。常言道:“言教则空,身教则从”,他把学到的养路知识毫不保留地传给了班内同志。他带领全班工人旭日出,晚霞归,累了蹲在路边抽支烟,中午因回道班吃饭耽误时间,就在工地烧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下雨天别人往家赶,他们却往路上跑,大雨要巡路,小雨要添砂,全班同志在班长的带领下,团结一致,扎扎实实地干了一年又一年,好路率逐年提高,年年获得了先进班组、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1997年12月,一场暴风雨席卷了丁青境内,那昌公路雪拉山一带公路上平均积雪
最使永忠达吉头痛的是每年4、5月份,雪拉山上的冰雪大量融化,山水顺公路冲泻而下,经常使公路严重受损。每到这时,永忠达吉都吃不香、睡不着,心里时刻牵挂着每一处易损路面。他鼓励道班上的同志发扬吃大苦、耐大劳,拿出拼命的精神养好公路。在他的建议下,每年的这一段时间,全班职工都把家搬进了工地,把往返的时间利用在养路上,住帐篷、吃糌粑,干到哪里,住在哪里,平均每天工作达10小时以上,从这一头交界养护到另一头交界,清理零星塌方、清理排水沟、疏通涵洞、采备砂石料、填补坑槽、整治防滑路段……。道班同志们看到一天一天好起来的路况,看着一天天消瘦的班长,内心肃然起敬。最险最累的地方他争着上,最脏最重的活他抢着干,永忠达吉凭着一颗赤诚的心,以顽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不畏艰难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党性:构建和谐交通的根基
永忠达吉不仅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还十分注重班内同志的政治教育和思想工作,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组织班内同志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大家在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西藏稳定的大是大非面前,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反对达赖集团企图分裂祖国的罪恶行经。当他从电视中看到拉萨发生的“3.14”事件,看到无辜群众被犯罪分子残忍杀害,看到商铺被伤后非常气愤地说:“达赖集团蓄意制造的‘3·14’事件,其险恶用心,就是要挑起事端,制造流血事件,干扰西藏建设,破坏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他立即召集全班工人对“3.14”事件进行了声讨,并联合附近24、27等道班工友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坚决拥护党中央的英明决定,坚决拥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地委的要求和交通局党委的安排,不为暴力所惧,不为谣言所惑,自觉地投入到“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在他积极带领下,第26、24、27等道班的工友们以加倍努力的工作,针锋相对地与达赖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今年春末夏初季节,雪拉山雪灾特别严重,但他和第26道班工友们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公路畅通无阻。
永忠达吉同志对党对同志对人民都充满了热爱之情。平时不管班上那位同志有困难,他都要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那位同志病了,他都主动端茶送饭、问寒问暖。对周围的群众,他更是有难必帮,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
在冰雪覆盖的雪拉山脚下,住着十几户藏族牧民,长期以来,永忠达吉和班员与这些牧民结下了血浓于水、情同骨肉的亲情,他们一次一次地为牧民济困解难,被当地牧民称为他们的保护神,身边的“110”。
1996年12月的一天晚上12点多钟,狂风卷着飞雪如同蛟龙般地在雪拉山翻滚着、尖叫着,一户牧民的女主人因为突然发病,双手捂着腹部在床上痛苦的呻吟。家人想将她送往尺牍镇医院,可面对风雪夜50多公里的山路,一家人既着急又无奈。 “去找永忠达吉,也许他有办法”,母亲在旁边提醒道。劳累了一天的永忠达吉,在睡梦中被叫醒,他不等牧民说完就穿起衣服,抓了一件大衣把班上的拖拉机驾驶员叫醒,开起拖拉机连夜赶往镇医院。3小时后,静脉输液管的药液缓缓地输进了她的体内。医生说:“她是食物中毒,幸好送得快,抢救及时,晚送一会儿就没命了”。
1997年3月,又一个风雪之夜,一户牧民13岁的儿子阑尾炎发作,当时这位男孩的父亲不在家,小儿子在母亲的怀里疼得嚎叫,情况万分紧急,永忠达吉知道后,二话没说,亲自下山护送这母子去了镇医院,由于抢救及时,这位13岁的小男孩转危为安。
1998年2月,雪拉山最寒冷的日子,下午5点多钟,一场暴风雪突然降临,把一户牧民的羊群吹散了。永忠达吉知道后,与班员顶着风雪帮助这户牧民寻找被吹散的羊。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缍他们发现了失散的羊群。永忠达吉和他的同伴们把羊群赶进了一条小山沟。等到风停了,他们才沿着崎岖的小道把羊群赶回了道班院内,第二天交给这户牧民一清点,失散的羊群竟然一只也不少。一家人上前抓住永忠达吉和他同伴们的手,激动地说:“你们是南宫28全家的大恩人啊”。三天后,这户牧民精心酿出了醇香的青稞酒送到道班,被永忠达吉谢绝了,他说:“南宫28只是做了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事,再说,这也是南宫28道班工人应尽的义务”。
1999年1月,雪拉山连续降了几天的大雪之后,气温降到了零下30多度,牲畜死伤无数,放牧的十几户牧民断了近两天的口粮,没有吃的,没有烧的。永忠达吉知道后和班内同志立即把他们自己的50公斤面粉、十几袋干牛粪、10公斤盐及时送到了濒临死亡线的牧民家里。牧民们拉住他们的手,流着眼泪连声说:“谢谢你们,太谢谢你们了。你们真是南宫28的保护神”。
提起永忠达吉和他的伙伴们,当地牧民都连声称赞,“这几年里,南宫28凡是有什么困难都去找道班工人,被永忠达吉和26道班工人救助过的就有数十人,他们就是南宫28的救命恩人”。
18年,对一个人生命来说,不算短。18年来,永忠达吉把他那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公路养护事业。
作为儿子他没有尽到孝道,作为父亲他没有让女儿感受更多的父爱,可他就像那许许多多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都献给了高原公路养护事业的前辈那样,把对高原公路养护事业的热爱,融入到建设小康昌都、平安昌都、和谐昌都的满腔热情中。
作者:昌都地区交通局 王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