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四川筠连县遭遇焚风最高温度达36℃

2014-03-14 18:51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本报讯(记者 田芳)昨日下午,泸州、宜宾南部一带天气异常燥热,宜宾筠连县在下午4时气温达到26℃,1小时后气温骤然升高10℃,达到36℃!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气温又像坐过山车一般下降,在下午6时降到了23℃。当地居民感觉2小时内,气温从初夏一下子迈入盛夏,接着一场大风又把大家从盛夏刮到了秋天。而按照当地的气候特征,2月中旬仅仅是冬末初春的季节。省气象台台长范晓宏介绍,根据昨日的气象资料初步判定,筠连县出现了“焚风”现象,这种现象在四川属于历史罕见。

  亲历者讲述

  早晨穿棉袄 下午穿单衣

  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家住筠连县的王女士。王女士告诉记者,早晨起来,她感觉天气有点冷,就穿了一件冬天的棉袍。到了中午,天气就开始热了,她脱下棉袍,换成了一件春装薄呢子外套。到了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她感觉非常燥热,又换了件单衣,而街上大部分青年人穿着单衣,还感觉很热。而到了下午5点过,当地突然刮起了很大的风,大风刮了几十分钟,气温渐渐降了下来,这才不那么热了。王女士表示,昨日当地的天气很反常。

  权威解释

  焚风在四川非常罕见

  省气象台台长范晓宏昨日下午接到观测员的报告后,一直未离开办公室,时刻监测气温,直到筠连等地的气温恢复正常,他才与同事们汇总了情况,做出初步判定——这是“焚风”现象,在四川很少发生。

  范晓宏介绍,昨日下午,四川盆地南部地区的泸州、宜宾南部一带普遍出现了焚风现象,其中,筠连县是气温变化最显著的地方,2个小时内从26℃升高到达到36℃,再下降到23℃。当地气象工作人员检测到这一组数据,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范晓宏解释,“焚风”现象是由于湿空气越过山脉,在山脉背风坡一侧下沉时增温,使气团变得又干又热。气团所经之地气温会迅速升高,湿度明显下降,这种空气流动形成的风就是“焚风”。至于这种现象还会不会再出现,范晓宏表示,这是自然现象,在四川很罕见。

  名次解释

  啥叫“焚风”?

  最早是指气流越过阿尔卑斯山后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山谷的一种热而干燥的风。在世界其它地区也有焚风,如北美的落基山、高加索山、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甚至太行山东麓也曾出现过焚风。

  一般来说,空气流动遇山受阻时会出现爬坡或绕流。气流在迎风坡上升时,温度会随之降低。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水汽遇冷出现凝结,以雨雪形式降落。空气到达山脊附近后,变得干燥,在背风坡一侧顺坡下降,并以干绝热率增温。因此,空气沿着高山峻岭沉降到山麓的时候,气温常有大幅度的升高。 田芳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