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俄罗斯观众全程感受国粹魅力(第一现场)

2014-03-15 13:06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在京剧图片展上,俄罗斯姑娘定睛欣赏脸谱 。本报记者 张晓东摄
在京剧图片展上,俄罗斯姑娘定睛欣赏脸谱 。本报记者 张晓东摄

 

人民网莫斯科2月26日电(记者 张晓东)莫斯科2月25日下班时分,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格林卡音乐文化博物馆没有按时闭馆,而是继续开门纳客,吸引观众们的并不是博物馆珍藏的世界各国民族乐器,而是中国的国粹-京剧。这里是“荆楚风·中俄情——湖北文化走进俄罗斯” 京剧专场演出第一站,作为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之一的湖北省京剧院承担演出任务,为俄罗斯观众献演了六出折子戏,展示中国国粹的风采。随后两天,还将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和俄罗斯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举行两场演出。

未入博物馆,观众们已然感受到了京剧音乐的魅力,因为入口处不断循环播放着一些京剧经典名段的旋律。铿锵有力,扣人心弦。未看演出,观众就已融入京剧的氛围中。在通往二楼楼梯左侧墙上,悬挂着剧团主要演员在拿手剧目中的经典扮相照,俄罗斯观众拾级而上,不时驻足拍照。来到二楼宽广的大厅,则完全进入一个京剧的世界,这里同时进行着京剧图片展、服装展和乐器展三个小型展,旨在让观众全方位了解京剧这一中国第一大剧种。虽然演出将要在当地时间晚上7点钟开始,但不到6点半,对中国神秘的京剧充满兴趣的俄观众已经挤满大厅。

这次俄罗斯媒体空前关注,来了6家电视台,排名前三的第一频道、俄罗斯电视台、独立电视台无一缺席。剧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俄罗斯媒体对京剧非常感兴趣,昨天就开始联系采访剧团,今天到这里布展时又全程跟踪拍摄。虽然没有预告中的为儿童描画脸谱环节,但是开放式化妆俄罗斯成年观众积极参与。尤其是三大电视台三名女主持人都无一例外地让化妆师们在他们脸上“下手”。独立台主持人奥丽亚在经历30分钟的化妆后,用刚学会的汉语对化妆师说谢谢,并向记者感慨道,这样看似简单的化妆就花去了半小时,京剧真是一个复杂的剧种啊!不过她显然意犹未尽,带着妆又马上去服装组找了一套戏服穿上,走了几圈来过瘾。而第一频道的记者、漂亮的主持人卡佳口味则明显与众不同,她特意让化妆师画了一个大花脸,这还不算完,又找来大胡子戴上,并让记者给拍照留念,可算是过足了瘾。她对记者表示,之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京剧的演出。这回是第一次实地接触京剧,简直太与众不同了,没到唱的环节呢,就这么多工序,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终于开唱了,二楼能够容纳150人的普罗科菲耶夫音乐厅几分钟就座无虚席。这次观众阵容与以往中国演出团体表演时明显不同之处就是,几乎都是俄罗斯观众。锣鼓敲响,大戏开场。虽然都是戏的片断或是小戏,但已经让观众感受到京剧的精髓。比如开场戏《白蛇传》中一折《游湖借伞》,就使人感受京剧中独特的时空观:小小的舞台就是一个大大的空间,一只船桨就象征着在划船,无数故事可以在其上演绎。《徐策跑城》、《贵妃醉酒》等经典作品的呈现,让俄罗斯观众见识到了京剧是一种集中国小说、诗词、音乐、说唱、歌舞、杂技等众多艺术特点于一身独特剧种,是神秘古老的东方文化集中体现。生、旦、净、丑等角色演绎,唱、念、做、打的表演手法,让观众如痴如醉,虽然是汉语唱白,但是因为舞台侧面有俄语字幕的提示,所以观众基本上能跟着剧情同其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演到高潮或者精彩对白之处,有些观众就不禁发出了会心的笑声。演出结束后,观众都起立长时间鼓掌叫好,并拥到舞台上与自己喜欢的角色合影留念。演出结束后,第一频道记者卡佳对记者表示,太美了,服装、扮相、唱功美轮美奂,就跟俄罗斯刚刚结束的索契冬奥运会闭幕式一样。

湖北省京剧院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此次亲自带团前来。演出结束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演出效果超出他的预期。因为京剧毕竟是中国的国粹,到一个文化迥异的国家演出效果如何真不好预测。尤其是这次剧院赴俄演出剧目与此前到其他国家更适合观众口味的武戏和猴戏为主演出有很大不同,改为以文戏为主,但没有想到在俄罗斯这次演出观众如此积极。演出前后,俄罗斯媒体的关注以及俄罗斯观众的反映,更坚定了自己今后坚持京剧走出国门,进行节目改革的信心,同时也对后两场演出能有更好效果充满信心。

此次演出是中国文化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驻俄大使馆、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以及湖北省文化厅具体承办。同时它也为俄罗斯方面组织的“世界音乐”国际艺术节拉开了帷幕。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