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积极探索、精心实施、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

2014-03-13 09:20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八宿县2005年度自主创新小城镇建设篇
     编者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更是在2005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因此,自主创新被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昌都报社将从本月起,陆续刊登昌都11县2005年自主创新取得的成就,展现各县“十五”末的新思路、新突破、新局面和新举措,为“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奠定基础。
    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不断推进农牧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是八宿县2005年抓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年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今年,八宿县先后启动了益青、邦达、吉达、然乌和县城南大街5个小城镇建设项目。
     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科学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基础。经过反复思考、研究,八宿县提出了“以规划为龙头,以资源为依托,找准定位,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分步实施”的小城镇建设思路,并聘请区外高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全县的小城镇布局、发展定位进行了科学论证和规划,保证了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和规模上的适度性。
       立足实际,分类指导,是全县小城镇建设工作中的显著特点。对益青乡,由于其位于航空港和国道线上,交通便利,确定将其建成集商贸、游客接待、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窗口”型文明城镇;对然乌镇,因为其周边有著名的然乌湖、来古冰川等,景色独特,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确定将其主要建成旅游开发型城镇。在其它各个小城镇建设上,也都根据不同情况,确立了相应的建设发展定位,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有序发展的特点。   
规范建设  创新机制    
    八宿县在小城镇建设中,非常重视土地管理工作。八宿县以解放思想为先导,逐步探索和建立起了依法使用、总量控制、限量出让、公开拍卖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停止了对个人和经营性用地的无偿划拨,协调处理好用地与建设的关系,初步走出了一条以地生财,建镇与兴县并举之路。在建设资金方面,南宫28在不断整合资金的基础上,努力吸引民间投资和争取援藏资金,仅吸纳民间投资就达800余万元,争取到援藏资金610余万元。县委、县府还在小城镇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将部分条件成熟的城镇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借鉴内地的先进方式进行管理,从而促进了小城镇的有序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家投资不足的问题,减轻了县财政的压力。
城镇发展  吸引投资
    八宿县在小城镇建设中紧紧把握住设施配套、功能完善这个重点,确保小城镇建成后能真正发挥好效益。在小城建设之初,就认真实施了以“一个居住小区、一个商贸小区、一个垃圾场、一座公厕、一个文化站”为主的“五个一”工程,还筹集资金在各个主要道路上安装灯饰,对周边环境进行绿化和美化。
    八宿县各小城镇独具特色的风格、完善的公共服务功能、宽松的投资平台,自然对众多商家和群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小城镇基础工程建设完成以后,县委、县府在引导群众进城从商、鼓励群众在城镇周边进行农房改造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具备条件的群众向城镇靠拢、居住、经商、发展二三产业,同时,采取了“五不论、五不限”的招商引资政策。巨大的吸引力,使众多商家蜂拥而至,不仅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也为群众致富奠定了基础。今年仅邦达、然乌两个小城镇就吸引投资235万元。
    人口的聚集,各种资本的融入,迅速繁荣发展了八宿的小城镇市场。在此基础上,政府又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特色农牧经济,采取了强有力的举措促进流通,努力通过小城镇这个舞台来持之以恒地繁荣农牧区经济,使小城镇逐渐发挥出辐射周边、扩大消费、促进生产的积极作用。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