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今日西藏昌都: 卡若区|江达县|贡觉县|丁青县|察雅县|芒康县|八宿县|左贡县|边坝县|洛隆县|类乌齐县|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公示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今日西藏昌都>察雅县>经济开发>

践行“三种精神”争做“援藏楷模”

2014-03-29 09:26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进藏以来,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自觉继承发扬“延安精神”、“老西藏精神”和“孔繁森精神”,视西藏为第二故乡,待西藏人民为亲人,牢记使命,认真履职,在雪域高原上争做“援藏楷模”。他们的事迹催人奋进,他们的成绩令人称颂。

    阿里地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王新平援藏以来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是在今年5月率领阿里地区国土林业联合执法队,花费15天的时间,穿越日土、改则等县的北部无人区开展执法行动,成为第一个进入北部无人区腹地的援藏干部。在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的无人区,王新平和队员们顶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和漫天风雪,在无路可寻的荒原上艰难跋涉、风餐露宿,还要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带来的失眠、头疼等影响,有一次还因为不慎踏上了冰湖,差一点出现生命危险。尽管如此,王新平仍然以顽强的毅力,与其他干部一道顺利完成执法任务。此外,王新平还远赴陕西、河北两省,总计争取到陕西省援藏计划以外的资金1715万元,为阿里6个县的国土局解决了办公楼。他也是40名陕西省援藏干部当中,争取项目资金最多的一位。“援藏三年,我完成了任务,更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骄傲。”王新平说。

    行署副秘书长王云锋援藏这三年,几乎就是与各种病魔抗争的三年。

    2010年8月23日,刚刚抵达阿里的王云锋没来得及休息一天,就陪着陕西省党政代表团赴7个县开展调研,前后连续工作了一个月,行程4000多公里。对高原环境的不适应和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使他出现了心脏早搏等疾病,在工作完成后立刻病倒住进了医院。2011年6月的一天晚上,王云峰突发高原型痛风,整条右腿失去知觉,疼得床都下不了,情况稍好点后,就用家里的拖把当成拐杖使,勉强走路。尽管一直受到病情的折磨,但王云锋的工作却从来没有拉下。

    “不经历磨炼的人生不完美,经历过援藏的人生从此不再怕苦!”这是王云锋所写的诗作《再见,阿里》中的最后一句话。

    普兰是阿里的旅游大县和边境县,担任这样一个县的县委副书记,王勇身上的担子着实不轻。援藏一定要造福当地百姓,这是王勇的工作理念。他参与制定了《加快普兰县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普兰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加快推进旅游景区开发,把神山圣湖打造成世界的知名旅游品牌。2012年,普兰旅游开发项目顺利奠基开工建设,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660万元,成为普兰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他还立足普兰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了具有普兰特色的大棚蔬菜及传统的种养业,积极为农牧民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去年特色农牧业带动群众创收200多万元。

    分管阿里“三房”建设的地区住建局副局长马福亭,是帮助阿里广大干部群众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建设者和见证者。在他的主持或参与下,三年中,阿里地区投资20681.15万元,建设干部周转房1297套,建筑面积93630平方米;投资50306万元,建设廉租住房378套,建筑面积22680平方米;投资1320万元,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00套,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为了确保“三房”建设这个民生工程的顺利建设,马福亭从项目招投标到竣工验收各个环节都认真研究,确保万无一失。他组织召开了阿里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动员大会,对承担阿里地区“三房”建设的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企业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加快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工程质量、遏制建筑市场重大安全事故奠定了良好基础。

    阿里地区住建局技术干部朱春鸿的主要任务,是为阿里绝大部分工程的质量把关。三年来,他监督管理项目数十项,建筑面积数十万平方米,已完工程100%验收合格,未完工程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共签发现场监督记录及停工或局部停工整改通知上百份,圆满完成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任务。三年来,朱春鸿的电话24小时开机,只要接到通知,立即赶赴工地。先后上百次地赶赴阿里7个县的数十个乡镇,现场检查工程的质量安全,累计行程上万公里。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