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9 10:16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迎着秋日暖风,走进拉萨河谷地带,扑入眼帘的是成片的庄稼地里,农牧民群众忙碌的身影,不时还能听见各种不知名的鸟儿在田边高高的白杨树上欢快地歌唱……
近年来,拉萨市农牧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牧区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农牧业特色产业大放异彩,处处可见高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貌。
2013年,拉萨市落实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58.3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9.72万亩,比上一年增加1.07万亩;经济作物13.91万亩,比上一年增加0.26万亩。根据调查情况,从全市整体农作物长势来看,全市粮食总产预计将达到17.5万吨,油菜籽总产预计达到1.36万吨,蔬菜总产预计达到26万吨,均比去年有所增加。
因地制宜加快结构调整
近年来,拉萨市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不断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构建和优化种植业结构。以实施良种工程为突破口,大力推广优质品种,扎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城镇郊区突出发展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和推动畜牧业发展的饲料作物,丰富了农作物品种,为种植业结构的深入调整打好基础。畜牧业方面,稳步发展草地畜牧业,重点发展农区畜牧业,不断加大畜牧改良工作力度,扎实推进畜禽改良和短期育肥工作,牲畜出栏率逐年提高。
拉萨市各级农牧部门通过实施提高粮食单产行动和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狠抓了“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等一大批良种良法相配套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深入开展麦类作物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活动。
2013年,拉萨市在6个粮食主产县落实高产创建示范面积18万亩(青稞13万亩、冬小麦5万亩),主推了“藏青320”、“藏青148”青稞优良品种,示范推广“藏青2000”新品种0.53万亩,落实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万亩。
通过麦类作物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活动,拉萨市建立起了核心示范样板区,辐射带动了大面积生产,充分发挥了典型示范引导作用,有效推动了各项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初步形成了“良种良法配套、农牧结合”的模式,使耕地产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科技创新助推农业发展
今年,拉萨市各级农牧部门继续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组织农业专家指导组、科技培训服务组、新品种选育工作组、防灾减灾防控组4个组,围绕拉萨市种植业生产开展各类科技服务工作。
通过技术承包和服务、技术推广和应用、技术示范和带动等措施,不仅提高了技术的到位率,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和农牧民的科技素质,强化了科技的支撑作用。
2013年,拉萨市组织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专家223名,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落实技术承包面积45万亩,培训农民群众8750人,发放科普资料17500余份。在6个粮食主产县安排落实良种繁育田21676亩、“藏青2000”新品种0.53万亩、玉米新品种1000亩;引进种植经济作物新品种玛咖160亩、烟叶200亩。
落实政策助推惠农工作
拉萨市继续通过加大宣传、规范程序,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自治区实行的粮食作物良种补贴、优质粮直补、农药、化肥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2013年,全市兑现良种推广补贴达570.67万元、良种繁育补贴75.714万元、农药补贴390.02万元、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1666.46万元,调运化肥10300吨(二铵3108吨、尿素5512吨、复混肥1500吨);发放各类农药121.83吨。为推进蔬菜产业的发展,全市整合资金7945万元建设1500栋日光温室。
同时,全面推行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折通”发放制度,确保各项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到农牧民手中,在农作物比较效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这些补贴措施在激发农牧民生产积极性方面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粮食特别是青稞生产安全,实现了粮食作物面积稳中有增,种植业结构向优势、高产、高效的作物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