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时政>

全力打造317国道上第一乡

2014-03-12 09:44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位于丁青县境内317国道上的色扎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牢固树立“小城镇、大战略”意识,把建设小城镇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深挖市场内涵,紧紧抓住农牧民安居工程不放松,走出了一条安居工程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安居与产业建设相结合、安居与农牧民增收和就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有力带动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317国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色扎乡位于丁青县西边,辖5个行政村,共有969户7761人,耕地面积18020亩,牲畜35272头(只、匹),主要以虫草采挖、农副产品种植、畜牧业养殖为经济来源,2006年底人均收入4623.22元,大大高于全县人均2263元的水平。该乡自2004年以来,以农牧民安居工程为契机,全面实施小城镇建设,积极引导思想较为活跃的农牧民群众转变传统观念,把手中富余资金充分利用起来,于2004年兴办了丁青县第一个民办企业:色扎乡花岗岩加工厂。在此企业的带动下,色扎乡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自筹资金5000余万元,利用花岗岩厂生产的大理石在“国道317线”公路沿线建起一楼一底的石混结构商住楼126座,建筑面积达48000余平方米,商户达153家,门面达315个(一楼一底的门面年均收入9500余元),仅房屋出租一年就可直接增加现金收入30余万元。尝到甜头的色扎人,有的利用新建房屋办起了茶馆、饭店和招待所等服务业,有的群众则靠出租门面增收,自办经济实体,吸纳就业人员260余人,依靠门面出租和服务业年收入达140余万元,增收效果明显。
  有着“热巴艺术之乡”美称的色扎乡党委一班人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充分认识到农牧民安居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载体,在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中全盘考虑,大力发挥广大农牧民文化素质,大力培养爱国家讲诚信、懂政策守法规、讲卫生会生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调动农牧民主动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管理过程的积极性。该乡从2004年至今共举办爱国、诚信、政策法规、卫生、理财等专题讲座共12期,受教育群众达7200余人,开班培训懂技术会经营人员3期,351人获益,真正把安居与乐业、安居工程与农牧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安居工程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这个建设群体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