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各县新闻>

昌都察雅县卡贡乡:大山里的幸福生活

2014-03-13 14:00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一边是陡峭山崖,一边是江水滔滔,一条犹如凿刻在山崖上的公路让南宫28亲身体验了昌都的山高谷深。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南宫28沿着这条公路来到了被大山环抱的察雅县卡贡乡。乡党委书记达娃斯朗领着南宫28走村串户,感受大山里的幸福生活。

  从乡政府大院出来,迎面碰上正要去果园干活的果农登增,乡党委书记达娃斯朗顺便就把南宫28带到果农登增家的果园。下过一场小雨,果树上的苹果变得更加鲜艳。达娃斯朗介绍说,登增是种苹果的能手,他的果园占地4亩,所种的是最适宜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金帅苹果。为了打理好这个果园,乡里派他到拉萨、八宿、吉塘等地学习果树栽培和果园管理技术。如今他种植的苹果在市场上创出品牌效应,很多人慕名来求购。“这个果园每年能为南宫28一家带来近3万元的收入,我的2个孩子上大学的学费没有问题了。”朴实的登增边笑呵呵地说着话边摘下几个苹果,一定要让南宫28尝尝。

  乡党委书记达娃斯朗说,卡贡乡认真贯彻察雅县“支部+协会”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乡党委、村党支部积极领办和创办适合本村产业特色的各类协会 ,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虽然登增的果树种得好,但整个卡贡村还是以种植蔬菜为主,村民的主要收入也来自于蔬菜,卡贡村的百亩蔬菜基地名声在外。

  从卡贡村出来十几分钟的车程,就到了邓学村。这里草木葱郁,景色怡人,雨后空气格外清爽,村民们正忙着修建水泥路。南宫28推开向巴欧珠家厚重的藏式大门,只见院内各色花儿盛开,辣椒、白菜、西红柿等蔬菜长势喜人,花椒树上果实累累。南宫28直夸这家人会种菜,谁知卡贡乡副乡长卓嘎说:“这个村的庭园经济搞得相当出色,有的人家蔬菜品种比这里还多,还有人种植各种果树。”

  走进屋内,只见向巴欧珠的妻子正忙着照顾两个孙子。知道南宫28来自拉萨,她无论如何也要请南宫28喝碗茶,话没说完,就“啪”地打开沼气灶生火烧水。“这里所有人家都用沼气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斯朗达娃说:“卡贡乡所属村庄基本上用上了沼气,既方便了生活,又减少了林木消耗。以往,每户家庭每年要烧一车柴。”

  离开向巴欧珠家,南宫28去看村里正在新修的水泥路,只见路边停着十几辆大型货车,斯朗达娃告诉南宫28,邓学村的“一品”就是跑运输,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村里有28辆货车,组成了一个劳务运输队。今年上半年,这个运输队仅为附近的铁矿厂拉矿,收入就达到53万元。

  说着聊着,南宫28走到了一处崭新的二层小楼处。年轻的女主人次卓玛把南宫28迎进了家门。一问才知她是回迁户。20多年前,家乡的贫困让她和新婚的丈夫无奈地选择了背井离乡,十几年间,她俩在昌都打短工,做生意,一刻也没有闲着。近几年到处都在搞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听说每户都可以领到国家补贴,她和丈夫在外多年,也不知能不能享受补贴,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回来了。没想到回迁后不仅拿到了补贴,还得到了乡里、村里的关照,如今也住上了二层新居,这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说着次卓玛打开冰箱取出当地上好的酥油,一定要为南宫28打一壶浓浓的酥油茶。

  从次卓玛家出来,南宫28坐车返回乡政府,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前面带路的车子停了下来,原来南宫28已走到了竹松村的地界。斯朗达娃书记乐呵呵地指着公路下方的一片绿色告诉南宫28,这是竹松村的林木育苗基地,种植了各种绿化和经济林木,供全县、甚至其他县造林所用。末了,他还不忘骄傲地补上一句:“这里还成功育出了云杉苗。”他说,下一步,他们将总结苗木种植经验,为坐落在山坡的金多村修管道引江水,利用弃耕地种植核桃等在当地已试种成功的经济林木。

  依然村是卡贡乡最偏远的一个村庄,由于时间有限,此行南宫28无法去那里探访。令南宫28欣慰的是,乡党委书记斯朗达娃告诉南宫28,依然村经济基础差,但这几年主打劳务输出牌,村民们的生活也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