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4:02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选派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一项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也是一项边实践边探索的崭新事业。为使八宿县首批选调的8名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农村工作环境、进入角色,真正实现“下得去、沉得住、干得好”的工作目标,八宿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三项机制,大力支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展示才华。
建立培训帮扶机制,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在坚持分配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生村官各自的专业特长,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分工,确保到村(居)工作有职可履、有事可做、有章可循、有责可究。同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协同相关部门,采取集中授课、交流研讨、考察观摩、实地培训、典型示范等方式进行培训,使村官们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工作方向,提高了服务农村和服务农民的能力。八宿县还通过结对帮带、谈心谈话制度,要求乡镇党委确定1名乡镇领导和1名村(居)干部结对帮带1名大学生村官,通过面对面帮助指导,传授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生活和工作情况,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他们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全面提高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能力与素质。
建立管理表彰机制,提升干事创业激情。八宿县制定出台了《八宿县村(居)“村官”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细则》就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原则、分配原则、教育培训、培养使用、主要职责、考核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建立大学生“村官”信息管理系统和台账制度,对大学生村官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大学生村官评选表彰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优秀大学生“村官”评选活动,对表现突出、群众信任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表彰奖励,积极推荐综合素质好、议事能力强的大学生“村官”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团代会代表人选。同时,做好树立典型、宣传表彰工作,不断激发争先意识,营造创业氛围,增强村官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信念;引导村官树立远大志向和目标,激励他们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勇于展示自己,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建立交流锻炼机制,拓宽干事创业视野。通过定期召开“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座谈会”、村官交叉走访学习等方式使大学生村官们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八宿县要求大学生村官在做好宣传员、联络员、信息员、指导员的同时,积极参与村(居)党、团组织建设,通过乡(镇)、村(居)党组织给大学生村官压担子、交任务,帮助确定合适的项目和任务,鼓励他们在农村社区干事创业,通过适当政策倾斜和市场机制办法,为他们提供支持,使他们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为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多做工作、多办实事,在具体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在确保大学生村官岗位在村(居)、工作在村(居)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党政机关、示范村和示范社区等进行短期实践锻炼,并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积极吸收优秀大学生村官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宣传、民政、财政、农牧、团委、妇联等部门组成的大学生“村官”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有关情况,让大学生村官们参与到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的工作中来,为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昌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