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4:05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类乌齐县针对部分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能力较弱、作风不过硬、工作方法简单等实际问题,结合县情、乡情、村情、民情,采取五项措施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
一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作用。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加大对村(居)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进行教育培训的力度。选派优秀干部到重点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牧民收入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造血功能。让村官当好村民致富的“领头雁”,切实使农牧民群众扩展致富门路,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脚踏实地谋致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引导和鼓励有资金、有能力的农牧民群众购买运输车辆,积极加入运输协会,解决自身就业,努力靠自己的能力增收致富;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组织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增收致富拓展渠道,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带动其他群众致富奔小康。
三是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工作机制创新。建立起富有活力的村级工作机制,鼓励村“两委”干部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充分保护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规范基层党组强民主决策程序,健全议事规则,用制度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建立群众对决策实施监督的机制,让群众依法行使权利。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四是建立健全结对帮扶活动工作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帮基层、强基层的氛围,由县级领导与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结成帮扶对子,切实解决乡镇和群众的实际困难。强化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开展走访,听取群众的呼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切实帮助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五是充分发挥村官的“服务员”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支农惠农政策等的宣传力度,切实为群众解疑释惑,让他们知道惠从何来、恩报何处。充分发挥村官的作用,努力为群众当好“服务员”,认真组织实施各项惠民利民工程,把党的强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