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改进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2014-08-22 20:39
来源:昌都地委外宣办
点击:0
八宿县邦达镇同尼村把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作为基层党建的突破口,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突出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切实树立服务导向,着力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改进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广覆盖,树立服务导向。同尼村党支部现在党员25名,支部成员5名。为了把支部建设成一个服务型组织,把党员干部建设成一支服务型队伍,村党支部有意识地在各基层组织中覆盖党员力量,把支部的服务理念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头和具体的实践传播出去,逐步树立起村党支部的服务导向,增强支部的服务凝聚力。支部一方面积极地在各基层组织中发展党员,把优秀的基层组织骨干人员发展成党员;另一方面把部分优秀党员充实到各基层组织中,团结带领更多群众响应支部号召。截至目前,村支部25名党员分布在村委会、村团支部、妇代小组、助残小组、运输协会、党员先锋救助队、护村队等基层组织中,在村支部的领导下,广大党员通过各项具体的工作实践掀起了一波波的服务热潮,形成了良好的服务氛围,全面树立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服务导向。
强素质,增强服务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村支部始终把党员干部的素质提升摆在突出位置,把能力建设作为搞好服务的前提。支部经常开展对党员干部的宗旨教育,坚持日常教育和专题培训相结合,时刻强调党员干部的党员身份和公仆定位,坚持亮明身份,让大家牢牢树立起服务意识。同时,支部下大力气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了政策理论、文化知识、农牧实用技术等培训,不仅从地县请专家进村实地授课,也把党员干部送到外边学习培训,不仅强调党员干部受教育,更积极地将种殖技术等教育培训成果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服务本领。支部每年组织专题培训20场次以上,培训党员180人次以上。支部25名党员分别接受了种植、驾驶、卫生防疫、惠民政策宣传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不仅养成良好的服务意识,更练就过硬的服务本领,成为了各方面的服务先锋。
重实效,提升服务水平。村支部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第一标准,务求实效,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实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了村级事务的决策程序,理顺了两委关系,推进了基层民主;建立党员干部包户和结对帮扶制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帮扶计划和措施,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完善服务群众的硬件设施,近3年来累计投入15余万元完善设施,切实改善了服务群众的硬件条件。二是村支部广泛发动、有序组织,逐步形成了党员干部在维稳巡逻、农牧生产、交通运输、环境卫生治理、帮助老弱病残、救助被困游客等事务中带头表率、带头实干的良好氛围,使广大群众对党员更加信赖,对党支部更加拥护。三是在党员干部中全面实行设岗定责,鼓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在资金项目方面给予扶持,激发他们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热情,逢年过节慰问困难党员干部,党员干部有困难时及时介入帮助解决,让党员干部充分感受党组织的温暖,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大家的服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