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江达电(通讯员王艺融)近年来,为着力提升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能力,青泥洞乡党委从“建强后备、锤炼能力、整治作风”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高效、自律”干部队伍。
实行“1+x”机制,建强后备队伍。结合乡镇工作实际,设立乡党委书记助理、乡长助理、人大主席助理,“五员”(即“基层组织员、纪检监察员、宣传文化员、政法综治员、统战民宗员)等多个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岗位,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目前,通过“自己推荐、领导推荐、同事推荐”,确定乡后备干部8名。实行“1+x”(“1”:乡领导班子成员;“x”:1—2名一般干部)结成帮带机制,指定一名乡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帮思想、帮业务、帮理论、帮工作、传知识、授经验”活动。截至目前,结成帮带对子14对,开展专项帮扶活动24场次,着力解决了后备干部培养措施乏力的问题。
搭建“三个平台”,锤炼“三种”能力。积极推行“先学理论、后懂业务、再晒成绩”系统培养法、锻炼干部“讲理论、会工作、懂业务”三种能力。一是搭建“理论学习”平台,强化党性修养。按照“有学习计划、有考勤、有心得体会、有读书笔记、有理论考试”、“四必学五必有”要求,选定必学篇目、制定学习计划。通过以集中学习、上党课、作形势报告、观看红色电影、举行宣传图片展览、邀请“三老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认真组织理论学习,提高学习思想认识。截至目前,举办理论专班3期,开展典型事例说教28场次。二是搭建“业务交流”平台,提高工作能力。积极开展“学业务、当能手”传帮带活动,从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老干部”中挑选善做群众工作、熟悉基层党建、会撰写文字材料、懂会计出纳等方面业务能手,指导联系年轻干部,通过每周一安排任务、每周五验收工作的方法,心贴心的帮、肩并肩地带、手把手的教,加强业务指导,传授实践经验,让干部群众全面接触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共传授业务技能知识157人次、120条。三是搭建“成绩展示”平台,锤炼业务水平。采取“周讲评、月总结”的方式,每周一组织干部脱稿“讲一讲”对某个事情的看法和处理意见,“亮一亮”自身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每月底“晒一晒”工作开展情况、成绩和不足,在促进干部相互学习、交流、比较的同时,锤炼了干部的“胆”。截止目前,共组织干部讲课98期,交流各类知识、工作经验86条。
实施“四治”工程,整治不实作风。针对部分乡干部“慵、懒、散、慢”问题,大力推进“治慵、治懒、治散、治慢”为内容的“四治”工程,制定出台了《青泥洞乡干部职工管理制度》,推行“二查二看”机制(围绕“效能型机关”建设,查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工作效能意识是否提升;看效能型机关目标管理整改办法是否到位。围绕“服务型机关”建设,查服务机制是否健全,服务环境是否实现“三个有”(有接待引导、有办理时限、有督查问责);看工作人员是否做到“四勤”(脑勤、口勤、眼勤和手勤),是否杜绝“四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的发生)。截至目前,健全学习、工作、服务制度8条,对不作为干部实行诫勉谈话4人次,干部作风得到了切实转变,“慵懒散慢”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