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时政>

我市多举措全力确保抗震救灾工作取得圆满胜利

2016-05-17 19:47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我市多举措全力确保抗震救灾工作取得圆满胜利
 
 
 
 
    本报记者郝鹏举报道 丁青5·11地震发生后,中央高度关注,区党委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立即行动,各级领导心系地震灾区,情牵群众安危。区党委常委、昌都市委书记罗布顿珠于13日抵达地震灾区,察看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多吉次珠率自治区工作组深入灾区一线,实地了解核查灾情。截止5月13日晚,地震灾区已搭建帐篷400余顶,共转移安置群众2647户、12449人,受灾群众得到了妥善安置。
 
开通医疗救助绿色通道
 
    地震发生后,我市及时抽调47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救援队在灾区开展伤员救治工作,并在灾区设立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工作。同时,抽调卫生、水利、农牧、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工作人员,全面开展震区环境卫生、食品等检测、防疫工作,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目前,已妥善安置和治疗地震受伤群众69名。灾区医院治疗常见病、地方病和传染性疾病患者597名,收治住院病人24名。所有受伤人员无生命危险,灾区未发生任何疫情。
 
调运抗震救灾物资
 
    我市积极行动,在地震后第一时间向灾区调运了食品、饮用水、帐篷、棉被、棉衣等灾区急需抗震救灾物资,着力做好灾区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已向灾区紧急调运帐篷1500顶,折叠床1800张,棉被5000床,棉大衣3000件,棉衣裤3000套,棉褥1000床,绒衣裤1000套,毛毯2000条,防潮垫1000张,火炉1000个,矿泉水、方便面各1000件,饼干800件,00、大米、面粉各2万斤,大茶3000条。
 
组织救援力量
 
   目前,已紧急动员干部职工、武警官兵、民兵、群众等各类救援力量1100余人在灾区一线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有序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开展受损基础设施抢修工作
 
    区、市两级交通、水利、广电、电力、通讯等部门及时派出技术人员携带专业设备及机械到达灾区,开展损毁基础设施抢修工作,第一时间开通了抢险救援通道。目前,灾区通讯、广播电视信号基本恢复,道路已抢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正在抢修。
 
加强对余震和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
 
    灾后,区市两级地震专业人员及时携带地震监测设备到达灾区开展现场震情监测工作,密切关注震情变化,实时通报余震信息;区市两级国土、环保、地震、安监、卫生等部门已经在灾区建立了临时监测点和工作点,开展对地质灾害、泥石流、火灾等次生灾害和安全生产隐患、环境风险、疫病防治等排查防范工作;区、市气象部门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积极开展了气象预报工作。
 
新闻报道工作扎实开展
 
    抗震救灾期间,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西藏电视台、西藏日报,以及昌都报社、电视台等8家新闻媒体30余人在灾区一线及时报道抗震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切实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丁青县及时组织了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深入村户,在全力做好救灾工作的同时,深入细致地做好受灾群众的思想工作,安抚情绪,稳定人心,教育引导群众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
 
切实做好社会面管控
 
    区、市、县公安、安全部门联合行动,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和网络舆情、情报信息的实时收集分析研判,及时封堵不良信息,严防敌对势力和十四达赖集团趁机渗透破坏,严防别有用心之人借机滋事,确保灾区社会秩序良好,确保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启动恢复重建工作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已经启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已经赴灾区开展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设计相关前期工作,区市两级国土部门已经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到灾区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区市两级发改、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门已按照行业归口启动了恢复重建相关工作。

   目前,各项抗震救灾工作正扎实有序推进,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和救助,临时帐篷学校已经搭建并正常开课,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正常,社会和谐稳定。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