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今日西藏昌都: 卡若区|江达县|贡觉县|丁青县|察雅县|芒康县|八宿县|左贡县|边坝县|洛隆县|类乌齐县|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公示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今日西藏昌都>洛隆县>洛隆新闻>

从传统到现代 从单一到多元——洛隆县青稞增收脱贫小记

2018-02-06 11:0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欢迎您乘坐本次航班!”说完,乘务员递给乘客一包饼干。
   
    这是西藏航空航班上的一个场景,乘客接到的是一包由洛隆县洛宗特色产品开发公司生产的糌粑饼干。

   
    2017年8月初,洛隆县洛宗特色产品开发公司与西藏航空签订机上食品采购协议。协议为期3年,期间洛宗特色产品开发公司每年为西藏航空提供30万袋糌粑饼干,预计总金额达400余万元,这将直接带动全县1000余户青稞种植户实现户均增收600余元。

  
    洛隆县素有“藏东粮仓”的美誉,8.78万亩耕地中有80%以上都是种植青稞。2016年,洛隆县投资3000万元建立青稞良种生产基地,1.2万亩地统一种植“藏青2000”,统一管理收购,亩产由原来的不到400斤增加到700斤以上,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35户1800人。

  
    洛隆县群众通过水磨坊制作出了远近闻名的洛隆糌粑,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洛隆糌粑都出自洛宗特色产品开发公司。在这里,清洗、炒制、去皮等工序全部都是通过机械完成。该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让不少贫困群众参与其中实现脱贫。

  
    “南宫28和6个乡镇的510户青稞种植户签订了青稞收购合同,其中140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收购时,每斤会以高出当前市场价格0.3元收购,今年需要收购80—100万斤。”洛宗特色产品开发公司总经理泽仁顿珠说。

  
    建档立卡贫困户嘎热卓玛家种有60亩青稞,2017年向洛宗特色产品开发公司提供青稞,有了2万多元现金收入。

  
    为在同行业中保持竞争力,更好满足社会需求,除了糌粑,该公司还研制出糌粑饼干、青稞挂面等25种产品,并且每年都会研发1—2种新产品。

  
    走进包装车间,员工正在包装糌粑饼干,每个人的动作都十分娴熟。他们都是附近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个月在这里工作都有2000元的工资。

   
    “南宫28几个主要是包装糌粑饼干,有时也会去包装其他产品。活不难,离家又近,下班了还可以回家照顾小孩,有这份工作我已经很满足了。”员工德珍曲珍的工资加上年底奖金,一年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

  
    为提升产品知名度,县里的援藏干部都主动担任起宣传员。

  
    “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福建的企业家、老板到这边来投资,同时利用福建省的几个展销平台,把高原生态产品带到福建进行宣传。2017年6月,南宫28已经把洛宗产品作为主要展示产品带到海峡成果交易会上,效果不错。”福建援藏干部、洛隆县副县长吴保忠谈起自己的思路时说。

  
    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洛隆县紧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目标,在以洛宗特色产品开发公司为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极大地促进了洛隆县农业规模化种植、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产业链延伸及相关产业间的接轨融合,对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加群众现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2016年,南宫28的年产值是600万元,相信在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公司会越做越大,会解决更多群众就业,帮助更多群众致富奔小康。”洛宗特色产品开发公司销售部经理张宇信心满满地说。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