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今日西藏昌都: 卡若区|江达县|贡觉县|丁青县|察雅县|芒康县|八宿县|左贡县|边坝县|洛隆县|类乌齐县|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公示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今日西藏昌都>类乌齐县>新闻频道>

类乌齐县“七式工作法”全力助推精准扶贫

2018-06-20 21:08 来源:西藏日报 点击:0

本报昌都6月18日电(记者 陈志强)自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实施以来,类乌齐县采取“七式工作法”,稳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为实现如期脱贫奠定良好基础。

抓易地搬迁“挪穷窝”。着力在组织领导体现“责”、对象识别体现“准”、政策执行体现“严”、项目工程体现“快”、搬迁过程体现“活”、后续产业体现“实”上下功夫,真正实现挪出穷窝、换新貌脱贫目标。截至目前,共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7个,涉及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55户、8789人。

抓主导产业“鼓腰包”。依托类乌齐牦牛“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品牌优势,大力实施“三万工程”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模式,进行订单式生产,强化“造血”功能助农增收。2017年以来,带动31名饲草种植建档立卡户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带动584名牦牛养殖业建档立卡人口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扶持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户均增收5000元。

抓就业脱贫“增动力”。开展手工业加工、建筑施工、唐卡绘制、摩托车维修、厨师、食品加工、挖掘机操作等实用技能培训;将建档立卡户内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生态补偿范围,并签订服务协议、目标责任书,通过转移就业进一步激发广大贫困群众依靠自身能力实现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抓教育帮扶“断穷根”。积极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三包”经费,实现“三包”政策全覆盖,并选送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后生”参加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培训,实现教育帮扶发展脱贫一批。2017年以来,共对207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实施政策帮扶,发放补助资金155.44万元。

抓社保兜底“筑防线”。大力实施政策保障兜底脱贫工程,把年老体弱、重度残疾、重病患者、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纳入社会兜底范畴,建立重大疾病救助基金、外出就医医疗费用周转基金,并普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法,实现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

抓结对帮扶“聚合力”。建立“321”帮扶机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组织8家企业与14个村(居)120户、43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截至目前,落实各类帮扶物资价值168.4万元,为20户、23人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

抓氛围营造“明导向”。制定《类乌齐县脱贫攻坚手册》等宣传资料,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宣讲,并在《西藏日报》《昌都报》、康巴卫视等媒介,宣传推送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和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共发放各类扶贫宣传资料1.5万余份,在各类宣传媒介刊登、报道扶贫信息1180余篇(条)次。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