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昌都市林业和草原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区党委、市委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第七批驻村工作总结表彰暨第八批驻村工作动员大会部署要求,紧扣新时代干部驻村“七项重点任务”和“传帮带”工作,全面落实选派单位主体责任,深入调查研究,进行规划指导,发展当地经济,解决实际问题,当好“后勤部长”,彰显“林草人”的使命和担当。
强化组织领导,精选驻村队员,推动强基惠民持续开展。严格按照《关于做好全市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第七批第八批驻村轮换的通知》(昌党组发〔2018〕162号)要求,坚持村(居)所需、干部所能,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注重藏汉干部搭配,组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热爱基层工作的6名优秀青年干部开展驻村,特别是选派3名正科级干部分别担任驻洛隆县俄西乡次琼村、加瓦村、达邓村工作队队长,安排1名党组成员、副局长负责干部驻村工作,护送驻村干部到村,组织交接驻村工作,并为工作队配备了一辆工作专用车。同时,局党组始终作为驻村干部“后勤部”,每季度到驻村点开展一次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看望慰问驻村队员,关注驻村干部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积极为驻村点解决实际困难,强力推动强基惠民活动向纵深发展。上半年,局党组成员3人先后3次到驻村点送去慰问金9600元,为工作队解决办公经费5000元。
落实政策项目,巩固脱贫攻坚,推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理念,以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为出发点,以生态文明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改善民生福祉为落脚点,全力推进种草植树绿化国土行动,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消除“无树村”“无树户”工作,开展造林绿化、林地管护,带动当地群众走上了“生态就业”和“绿色富民”的脱贫之路,推进强基础惠民生活动致力于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今年来,在政策、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支持驻村工作队,既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又激发了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因地制宜统筹规划3个驻村点造林项目3个,每个项目投入资金30万元,贡中村经济林管护经费5万元,不断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深入调研,了解掌握群众所需、所盼,落实项目6个,投入近100万元。其中,完成次琼、达邓、甲瓦村生态林建设150亩,种植云杉8000株,落实资金46.5万元;完成达邓、甲瓦村经济林建设,种植苹果、黄桃等经济苗木千余株,修缮水渠500米,投资29.98万元;该项目在今年6月已建成,吸收就业群众336人,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初步落实项目3个,争取资金850万元,用于甲瓦村、达邓村、次琼村高标准农田改造面积2727.27亩,修建甲瓦村人饮工程1个,预计带动户均增收2.55万元。

加强督导检查,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基层组织持续进步。充分发挥督导检查的“指挥棒”作用,采取“四不两直”的形式,经常深入3个驻村点开展干部驻村工作检查,尤其是3月份敏感期维稳工作,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步驻村工作。指导工作队压实“传帮带”工作,提升村干部的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帮助3个村党支部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推动所驻村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同时,扎实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四讲四爱”群众实践教育活动,集中宣讲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利民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等,让群众更加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恩向谁报,进一步坚定了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据统计,召开村民大会11次,累计受教育群众2000余人次;走村入户宣传9次,涉及900余户4000余人次。充分利用“3.28”百万农牧解放纪念日,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教育,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重点做好虫草采集交易管理工作,实现驻村点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开展村支部书记讲党课等主题党日活动6次,受教育农牧民党员和村干部共计1000余人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维稳宣传教育6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800人次;次琼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同洛隆县劳动局协调解决了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为群众讨回工资2.8万余元,涉及群众25人,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