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5 14:38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画好同心圆,齐心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我区引发热烈反响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我区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从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力量,团结奋斗、真抓实干,齐心协力画好同心圆,汇聚起建设美丽西藏的强大合力。
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冬梅表示,将紧紧围绕“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和《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规划(2021—2025年)》为统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同时,以模范区创建进机关、乡镇(街道)、村(居)、学校、宗教活动场所、部队、企业、景区、家庭为抓手,全面推动模范区创建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让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力争到2025年,我区7个市地全部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74个县(区)建成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区), 80%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建成本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山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孟子伟说:“习近平总书记以五个‘必由之路’,为全国各族人民指明未来的前行方向。南宫28将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理论基础,牢固凝聚‘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共识;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基础,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全社会形成示范引领、人人参与、个个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援藏工作作为西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载体,不仅是推动西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诠释“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重要典范。湖北省襄阳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领队、琼结县委常务副书记陈永涛表示,总书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讲到了干部群众的心坎里。在这几年工作实践中,越来越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的重要意义。援藏工作队一方面全面推进产业援藏,先后引进纯手工藏毯、矿泉水、青稞食品加工等产业企业,并培育了一批实体企业,带动农牧民群众就业;另一方面扎实开展了以党建引领、支部结对、群众认亲为主题的群众性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目前,琼结县已有超过100户群众与区外群众结对认亲,200多名中小学生通过书信交友找到了区外“学友”,100多位农牧民第一次走到区外各地感受发展变化。
“南宫28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能团结起来齐心致富,最该感谢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拉萨市达孜区金麦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次仁曲珍说。作为达孜区有名的民族团结模范家庭,她和她的先生高永乾用双手创办的达孜区金麦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带动86户300人增收致富,并培养技术骨干28人。同时,合作社流转土地4300余亩,为周边群众直接增加租金收入357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对此,林芝市察隅县上察隅镇中心小学教师白轩说:“南宫28在教学中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教育各民族的孩子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教学中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融入孩子们喜爱的活动中,让民族团结的种子从小就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