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15:40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类乌齐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县四大班子及各参学单位党员干部本着“沟通思想、找准问题、增进团结、共同提高”的原则和目标,深入查找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分析总结在“维护稳定、加快发展、抓好党建”方面取得的成绩、找准存在的问题,理清今后发展的思路。
一是全面回顾总结、巩固提高成果。
深化县情认识,优化发展思路。坚持 “科教先导、产业立县、矿业开发”三大战略,“招商引资、城市建设”两大重点以及“新农村建设”一大主题,建设和谐类乌齐这一目标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思路。自学习实践活动以来,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一个环境(即稳定),二是巩固提升一个主业(即农牧业),三是打好一个基础(即公共服务),四是壮大一根支柱(即矿业),五是抓住一个根本(即教育),六是落实好一个宗旨(即以人为本),七是强化一个保障(即基层组织建设)。
强化工作措施,推动科学发展。实施“矿业开发”战略,挖掘菱镁矿、水电等资源优势,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强化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定投资兴业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加快县城建设,全面实施县城总体规划,着力改造城区道路和排污系统。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开展大规模农民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形成以培训促创业促就业的模式。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力度。统筹人与自然发展,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新建新能源项目如沼气,为类乌齐县的长远发展积蓄后劲。
坚持以人为本,尽力关注民生。围绕就业、就医、就学、通路、通水、通电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城镇低保覆盖面、农村特困户救济率、农村“五保户”供养率均达到100%。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面铺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启动,2008年农民参合率达到93.96%。
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以加强县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探索建立了培训、配备、制度、监督、激励“五位一体”的班子建设与管理体系。县委始终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主要是定思路、定政策、配班子,研究解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注重发挥四大班子的集体智慧和整体功能,形成了四大班子团结协调、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
二是分析找准问题,突破发展瓶颈
干部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在班子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重选拔配备、轻制度管理,重结果考核、轻过程监督,重工作成效、轻理论素养的“三重三轻”现象;个别班子成员之间缺乏团结协作意识;领导干部的知识化、专业化程度仍然偏低,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不大,部分干部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淡薄,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不鲜明,畏难情绪较重;年轻干部和女干部的数量仍然偏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仍需完善;四大班子在倾听基层群众意见,召开民主生活会及常委班子会议保密工作方面还有待加强。
群众法律意识需进一步加强。我县不安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少数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法制宣传工作不够深入。民事纠纷和资源纠纷问题较多,人民内部矛盾的调处工作还很繁重,维稳工作需进一步拓宽思路,寻求突破。
基层组织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村级班子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老化、素质偏低、能力偏弱,少数村干部在关键时期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不能把思想和行动有效统一到党和政府的工作要求上来,不敢态度鲜明地与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作斗争,奉行好人主义。党员干部自身谋发展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少数村党支部党员队伍青黄不接,党员教育管理的办法不多。
社会事业发展需进一步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及信息化建设工作严重滞后,职业教育培训、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网点建设、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和广播、电视、电话等信息工程建设以及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劳务输出、群众创业能力培训等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是理清发展思路,形成发展共识
类乌齐县四大班子在今后的发展、改革、稳定实践中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继续坚持走特色发展的路子,努力开创类乌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主要做好十一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推进特色农牧业、推进牦牛品牌战略为重点,着力推进矿业开发的发展路子;二是以规范县城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类乌齐县城品位;三是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四是以持续发展为重点,着力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五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六是以改革创新为重点,健全科学发展机制;七是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八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九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十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十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