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15:42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类乌齐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扎实做好了甲型HIN1流感的防控工作。根据自治区的部署和地委的统一安排,类乌齐县结合本县实际,科学组织、积极应对,严格按照“高度重视、积极筹备,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共同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切实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努力实现自治区提出的“拒疫情于区门之外”工作目标,全力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一、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应对策略。为了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类乌齐县人民政府制定下发了《类乌齐县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工作方案》,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类乌齐县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联防联控的统筹协调工作,成员由全县各个部门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办公室下设综合组、保障组、宣传组、畜牧兽医组、防控救治组。并提出六点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一要切实把好我地区北大门,认真做好入藏人员身份证件、体温检测、随行人员、车辆的登记工作;二要切实做好对进藏车辆、物资的防疫消毒工作;三要在检查点及时设立隔离场所,提前做好应急药品、防护工具、相应物资的储备工作;四要发现体温≥
二、建立“三项”制度,确保运转畅通。一是工作协调制度。建立领导小组会议制度。防控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由全体会议研究决定,工作组成员建立定期会议制度,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信息报告制度。根据职责分工,指定专人负责每日收集、整理、汇总和分析疫情信息和最新工作进展,并以书面形式将当天的信息和工作情况报县卫生局。三是督办检查制度。建立督办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日常工作开展情况,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三、 采取五项措施,立足主动防控。一是强化工作领导。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督导,在人员、物资和经费上给予保障和必要的支持。二是设立疫情监测站。在“214”国道线与青海省接壤的甲桑卡乡木材检查站设立疫情监测站,对进藏人员一律实行体温检测,对来自区外的人员进行必要的询问,对来自区外的交通工具、物资实行严格消毒。三是加强沟通联系制度。疫情防控工作涉及面广、人员多。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主动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有效运转。四是全面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类乌齐县卫生局分别召集县卫生服务中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召开紧急会议,就如何做好当前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密切关注疫情,开展预防控制知识的学习,就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第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县委、县府在做好短期防控工作的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各项防控准备工作,严格督促检查工作,充分储备救治消毒物资,做好应对密切接触者和出现输入性病例的实战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