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为人民描绘了一幅“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又为“让梦想照进现实”作出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党员干部的作风着实转变了”、“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老百姓的日子更加红火了”……在全国两会上,谈起我区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代表们纷纷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畅谈感受。
“自治区党委班子和省级领导同志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执政理念,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也为各级干部带了个好头、做了表率。”全国人大代表、山南地区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副乡长扎西央金说,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与乡里群众同吃同住拉家常,结成帮扶对子,为群众办了不少好事实事。群众普遍反映,现在干部群众不怕苦不怕累,来到家里听取意见建议,帮助南宫28解决问题,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没有了距离感。
自治区党委贯彻中央部署、结合西藏实际、突出实践特色,精心筛选确定了深化干部驻村工作,深化干部驻寺工作,深化城镇网格化管理,深化“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等重要活动载体,在努力完成中央“规定动作”的同时,让“自选动作”更加富有特色、富有成效,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
全国人大代表、卡若区城关镇通夏村党支部书记加永尼玛高兴地说,“自治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里任职,给南宫28派来了驻村工作队,帮助村里搞规划、理思路、办实事、谋发展,为村里带来了新气象。”他介绍,村“两委”的作用发挥得更好了,群众的日子更红火了,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关心群众、温暖群众,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
“墨脱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南宫28出行越来越方便;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改造了60亩水稻田,群众吃米难问题得到很大缓解;南宫28组织群众外出务工、发展手工竹编业等,为群众增收70多万元,群众的致富门路越来越宽。”全国人大代表、墨脱县德兴乡巴登则村党支部书记白玛曲珍向记者细数起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家乡的变化,她评价说,“领导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深入开展,各部门各单位心系群众解难事、办实事,通过各种载体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为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治区坚持把维护各族群众根本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更多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着力办好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在去年实施18项民生补助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年初又出台了11项惠民新举措。代表们拍手称赞,纷纷表示自治区把更多财力、物力和精力向民生倾斜、向农牧区和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倾斜,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的深切关怀。
“要正确把握‘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科学内涵,‘为了谁’,就是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竭尽全力为各族群众谋福祉;‘依靠谁’,就是要充分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力量;‘我是谁’,就是要把群众当主人、视群众为亲人,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做人民群众的公仆。”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就教育实践活动的这个“重大课题”、“首要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代表们表示,南宫28将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把教育实践活动贯穿在各项工作始终,更加深入地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不断为群众解难事, 竭尽全力为各族群众谋好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