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6 09:37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现年已66岁的巴央同志自1967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退休后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党和人民的需要为第一选择,继续发挥余热,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在党支部书记的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思想上永葆青春行动上永不离退
巴央同志作为一名老党员,时刻不忘党的恩情,心系党的事业,自2004年担任卡若区邦达街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以来,更加注重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用新观念、新知识充实自己。与此同时,他身先士卒,积极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和地委行署的各项工作部署。积极主动地协助相关部门处理各种热点难点问题,以自身的政治、经验、资历优势,在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上任之初,他克服支部一无工作场所,二无活动经费,加之老干部居住分散,年龄大,身体差,支部书记工作难度大等困难,从摸清支部党员基本情况着手,带领支部成员逐户走访看望支部党员,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状况和对支部活动的意见建议,通过走访调查,他把支部党员的所想、所盼都记在心上。召集新老支部委员共同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他一边积极组织开展支部生活,一边认真帮助有困难的同志反映解决问题。如原卡若区贸易公司职工江嘎,因企业破产,家庭生活比较困难。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时自治区给每个退休职工慰问金1000元,他未领到。巴央同志听说后,找地、县有关部门给予了补发。在担任支书这几年,不论谁家有什么困难,支部都认真的帮助解决。哪个老干部生病,他都去看望。他对工作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位党员干部,借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没有了,只要支部开展什么活动,支部成员都能积极参加,不论是捐资助学、关爱下一代,还是扶贫济困、关注弱势群体;不论是为社区建设出谋出力,还是为党委政府谏言献策,邦达街离退休党支部都走在前列。
在此基础上,他带领支部一班人认真健全完善并严格坚持党支部的学习和工作制度,组织老干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联系本支部实际,对老同志进行党的宗旨、传统教育,积极引导老同志在新形势下自觉转变思想观念,旗帜鲜明地坚决拥护中央、区党委政府和地委行署的重大决策,与达赖分裂集团划清界线,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使本支部离退休干部党性意识和宗旨观念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支部没有活动场所,巴央同志就在自己家里开展组织学习活动,支部缺少活动经费,他个人出钱复印和购买学习资料。对工作的极端负责,来自于对党的事业极端的热忱,他把对党支部工作的责任意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居民群众的贴心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
在享受社区关爱和党的温暖的同时,巴央书记继续保持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在建设平安昌都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巴央同志常讲的一句话是“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邦达街地处山坡,山高路陡,地形复杂。一到雨季道路泥泞,污水横流,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解决这些问题,巴央同志积极向卡若区政府和地区发改委反映,请求改善道路状况。在他多方呼吁下,邦达街市政道路整治工程被地区批准提前上马。工程建设前,他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员动员群众支持工程建设,为工程顺利施工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他和支部成员自始至终义务担任工程质量监督员,向施工方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70余次矛盾纠纷。在他的协调下,该工程施工方同意使用本街道200多名民工和50多辆私营运输车辆,为群众增加了10余万元的劳务收入。在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他爱人重病住院,身边又无子女,巴央同志白天在工地上奔波,晚上拖着疲倦的身体到医院照料病重的爱人,大家都劝他把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交给其他同志负责,不要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他却说:“邦达街的地理环境和基本情况我最熟悉,不能因为家庭有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工程建设在他的监督和协调下,对达不到工程质量要求的都进行返工,既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又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受到了施工方和群众的一致认同。他一心为社区建设着想,一心为群众办事,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与拥护,一致推荐他为邦达街社区建设领导成员。在他的努力和地区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又一些涉及街道居民切身利益的事,如闭路电视线路改造、街道辖区自来水工程和设立生活垃圾回收点等事项都相继得到解决。为了方便跟老干部和居民的联系,他专门买了移动通信工具“好易通”,保持24小时开机,以便更好的为他们服务,当好支部的联络员。
拉萨“3•14”事件发生以后,巴央同志的积极响应地委号召,及时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和居民大会,通报事件发生的经过,阐明区党委、政府对事件处置的态度和决心,在第一时间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和社区居民,深刻揭批事件真相,统一他们的思想认识,并结合支部实际,安排支委成员担任邦达街片区联络员,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做到定期巡查,坚持每月与社区居委会成员交换一次意见,针对社区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方案,确保了辖区的平安稳定。他还深入到昌都街道社区群众当中,了解社情民意,掌握了许多一手资料,在做好群众思想上教育解释工作的同时,积极认真地将群众反映强烈的诸如主副食品涨价,个别商户哄抬物价,一时出现昌都市民大量抢购粮食、蔬菜以及在城区周边私搭乱建等现象,逐级进行了反映。受“3·14”事件负面影响,有几家区外个体商户,对当时的形势认识模糊,不敢继续在昌都做生意,准备歇业回家,巴央同志得知此事后,向他们宣传党对西藏的一贯政策,和区党委、地委对事件的处置决心,打消了他们的顾虑,稳定了这部分商户的思想,坚定了他们继续在昌都做生意致富的信心。他所做的这些事情为上级组织决策提供了依据,得到了地委领导的赞许和肯定。
言传身教关心青少年成长进步
在学校里,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巴央爷爷”。他经常给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讲解做人的道理、讲授奉献社会的本领。在机关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老书记”。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作用。
2006年至2007年,根据地区精神文明办要求组织老干部、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廉政文化进社区”暨“正气入家园”工作的实施方案,巴央同志责无旁贷地担任了廉政文化进社区的义务廉政监督员和宣传员。为了切实组织开展好邦达街廉政文化进社区的活动,他充分发挥自已在县纪检委工作时所学业务知识,在社区进行“廉政文化”专题讲座,向社区居民耐心细致讲解有关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开展社区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全地区开展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和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及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中,巴央同志不顾体弱多病,主动请缨,积极投身其中,深入到部分县和地直各中小学校,用大量事实、鲜活的事例、新旧社会对比,结合亲身经历讲述旧西藏的悲惨生活和新西藏的幸福生活,深刻阐述达赖分裂集团的反动本质。教育激励青少年学生要铭记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做建设美好新西藏的接班人。为保证宣讲效果,他多次到地区档案馆、图书室和地委党史办、宣传部查阅资料,自备U盘和参考书籍,有时晚上修改撰稿到深夜一两点钟,分别针对干部职工和青少年学生撰写了3套共计19000多字的宣讲稿。
几年来,巴央书记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在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了革命传统、爱国主义以及理想信念教育。先后进行了60多场以“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宣讲,受教育干部职工、群众、学生达52004人。义务担任了地区高级中学和地区试验小学校外辅导员。每次宣讲时,身体坚持不住就边吃药、边讲课。巴央同志热心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事迹,引起了各类媒体的关注,西藏教育电视台、自治区、地区电视台、《昌都报》曾多次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2008年,他被确定为地区宣讲团成员.因为他的积极表现,时常受到恐吓,亲人和朋友都为他的安全担心,劝他别出去宣讲了,但他却说:我过去什么都没有,今天党给了我一切,所以,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什么都不怕,只要组织需要,一定会继续坚持讲下去。
乐善好施奉献爱心
巴央同志一贯乐善好施,对社会、对事业、对家庭都始终恪守着一份责任,一份忠诚、一份爱心。为贫困学生他带头捐款捐物,扶贫济困时他慷慨解囊。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动员支部党员为卡若区希望小学捐款3690元。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他动员支部党员为邦达街3户五保户捐款1000元。去年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也揪动了巴央同志的心。为了给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绵薄之力,在他的带动和组织下,邦达街全体离退休干部心系灾区群众,踊跃捐款救灾,共向灾区捐款8000元,其中巴央同志个人捐款达3000元,彰显了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高尚情怀,也体现出了汉藏一家亲,血浓于水的兄弟情意。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巴央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退休前他是一个称职的县纪委书记,曾被评为全地区优秀纪检干部和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退休后他三个子女都已工作,本来可以靠每月五千多元的退休费,安享清福,可他不甘闲居,一心想在有生之年,继续为社会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人和邻里都说,他是一个永远都闲不住的人。巴央同志身患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但他一直带病工作在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无怨无悔。组织考虑他身体不好,曾两次安排他去内地疗养,可他每次都说自己今后还有机会,把本来就不多的疗养名额让给其他老同志。
在平凡的岗位上,巴央同志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带领老党员、老干部,热心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努力为“三个文明”建设做贡献,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老干部的好评和上级的肯定。他先后荣获西藏自治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昌都地区先进党务工作者、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先进个人、卡若区社区建设先进个人、昌都地区少先队优秀辅导员、优秀少儿工作者、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30多项荣誉。2006年评为卡若区“先进党务工作者”,2007年评为卡若区“社区建设先进个人”,2008年评为全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09年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工作者、昌都地区维护稳定先进个人,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嘉奖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