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西藏谋发展 扎根雪域促跨越
——记洛隆县中远集团13年对口援藏工作
2002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洛隆县,至今已有13个年头。13年来,他们想方设法为洛隆抓项目搞建设;13年来,他们竭尽所能为洛隆招投资引人才;13年来,他们尽心尽力为洛隆解民忧帮民富,他们将洛隆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当作了自己的家,默默的耕耘着、无私的奉献着、辛勤的工作着,为建设“富裕洛隆、和谐洛隆、幸福洛隆、法治洛隆、文明洛隆、美丽洛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保障和改善民生 助推社会和谐与稳定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前提与基础。中远集团援藏干部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援藏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在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深化社会保障工作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13年来,中远集团不断加大对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累计投入资金1747万元,其中,在全区开创教学点整合先例,投入资金1091万元建设、改造教学点11所,投入290万元建设学生多功能餐厅2个,成立“中远—格桑梅朵”助学基金,累计捐助助学资金366万元,为400多名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农牧民子女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累计投入760万元,新建洛隆县科教文化中心、广播电视综合楼、8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级文化活动室等设施,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满足了洛隆各族人民文化生活的硬件需求;累计投入资金230万元,新建洛隆县卫生院信息化配套设施、医务人员周转房、8个村级卫生室,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极大的解决了洛隆医疗卫生条件极度困难的现状,有效改善了洛隆医疗卫生条件;累计投入资金560万元,新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中远—洛隆示范敬老院和3所社会福利院,使农牧区孤寡老人、五保户人员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同时,启动实施特殊扶贫救助资金,累计投入特殊扶贫救助资金70万元,对因灾、因病及意外事故等特殊情况造成特殊经济困难的农牧民群众给予经济救助,并将城镇困难群体、农牧民子女就学等纳入了救助范围,全面推进了全县社会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
“输血”和“造血”并重 提供发展动力与源泉
中远集团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始终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原则,以“造血”为主,“输血”为辅,在干部培训、提供就业、发展壮大当地企业、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双管齐下,扎实深入的开展了各项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与源泉。1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75万元,组织洛隆干部职工230余人次,赴北京、上海、云南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培训,不断提升了洛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服务水平,同时,中远集团大胆尝试就业援藏试点,在2005年首次招收7名藏族船员就业,为就业援藏工作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累计投入资金150万元,新建洛隆糌粑加工厂仓库、晒场、加工车间、职工宿舍等设施,并购置了石磨、脱皮机等设备,进一步扩大了糌粑加工厂的生产规模,实现了洛隆糌粑产业发展的规模化、体制化、专业化;累计投入资金2946万元,新建建筑面积达14300平方米的康远新村和中远-加日扎新村、农贸市场、农畜产品综合交易中心、农牧民技能培训中心等项目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牧民群众致富增收搭建了平台,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累计投入资金6885万元用于洛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资金3360万元,建设、改造、升级了洛隆供水工程和相关设备,解决了县城及周边乡镇2万余人饮水用水难的问题;投入资金400万元,新建洛隆大酒店;投入资金730万元,新建干部职工周转房120余套;投入资金600万元,建设洛隆环城公路,极大的改善了洛隆居住、交通条件,优化了洛隆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使县域面貌焕然一新。
探索和创新并举 开创工作新局面
中远集团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原则,不断探索做好援藏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不断创新援藏工作的新举措,着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力争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中远集团在对口援藏工作中确定了“三结合、三为主”的援藏工作总体思路,即坚持把长期、中期、短期项目援藏结合起来,以短、中期援藏项目为主;坚持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以“造血”为主;坚持把基础设施项目资助与资助农牧民结合起来,以解决能带动发展,关系农牧民生产生活的项目为主,重点突出“五项措施”,即严格标准,精心选拔优秀干部开展援藏工作;扎根基层,充分发挥干部援藏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中心,充分发挥经济援藏的支持带动作用;重点扶持,充分发挥技术援藏的创新示范作用;着眼长远,充分发挥文化援藏的持续驱动作用,并尝试将企业文化、洛隆文化和援藏工作相结合,努力打造具有西藏特点、央企特色的援藏文化;将企业的经济管理延伸到援藏扶贫工作管理中,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援藏工作管理水平;坚持企业支持与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对口帮扶与互利合作相促进,其中,一是由硬件设施建设向提升软件管理延伸,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贯彻执行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二是由公路沿线向农牧区纵深延伸,加大对条件相对较差的偏远农牧区的帮扶力度,使更多的农牧民群众享受援藏成果;三是由外部援助向内生驱动延伸,充分利用援藏单位的资金、企业、技术、人才优势,尝试与受援地的资源优势结合,合资、合股成立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激发活力,在“本土”培育援助的基础上再次推进,助推洛隆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