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领头 抓后进 抓覆盖 抓保障 抓制度
江达 “五个抓”建强基层党组织
本报江达电(通讯员 罗剑)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为实现“五个进一步提升”的目标,江达县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五个抓”的有力措施,切实建强基层党组织。
抓领头,选优训强基层党组织领头人。县委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事、重品行”的要求,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结合地区党组织委派、“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方式结合起来,拓宽选人视野,着力把素质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分子选拔到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完善民主评议和监督制度、健全不合格党组织书记调整制度等措施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考核管理办法,以业绩评价为重点加强考核管理,采取信息公开、述职评议等办法加强监督;把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上下联动,统一部署,分级实施,分类推进,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能力;进一步完善培养选拔、教育培训、考核管理、激励保障机制,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头人队伍。共教育培训13人次,完善制度30余条。
抓后进,整顿后进基层党组织成员。第一,把整改提高任务具体化,结合“分类指导”、“细化措施”、“严格把关”三点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时限要求。第二,对后进党组织拉一把、送一程。坚持重心下移,在政策、人才、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向后进党组织倾斜,派出精兵强将,拿出优势资源,强化具体指导,为抓好整顿转化提供有力支撑。第三,让后进党组织学有目标、赶有方向。认真总结各领域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好理念、好思路、好做法、好制度,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后进党组织对标定位,比学超赶。第四,激发创优升级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后进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普遍以“阳光”整改为抓手,把需要整改的问题、措施、时限和责任人向党员群众公开,接受监督评议,激发内生动力。
抓覆盖,扩大党组织工作覆盖面。第一,加快由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延伸。在进一步完善农牧区、社区、机关、事业单位等传统领域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同时,采取单独组建、行业统建等方式,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新兴领域党组织组建工作。第二,加快由实体向网络延伸。积极适应信息化快速推进的新趋势,积极探索依托网络开展党组织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是党组织工作由现实空间扩展到网络空间。第三,加快由党的基层组织向其他组织延伸。坚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党建带团建、带妇建、带工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社会整合功能,把各类基层组织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抓保障,提升基层基础保障水平。第一,强化经费保障。坚持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水平发展相适应、与财政收入增长相协调的基层党建工作投入保障机制。第二,强化待遇保障。认真落实“一定三有”、“三有一化”等政策措施,注重从制度机制上保障农牧区、社区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的经济待遇,不断拓宽他们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积极性。第三,强化阵地保障。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基层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
抓制度,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做到纵向逐级负责,横向密切合作,上下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第一,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基层党组织书记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层层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第二,坚持“系统抓、抓系统”。充分发挥统战、工商、民政、财政、司法、商务、农牧、教育、卫生等部门行业系统抓党建的优势,把“条条抓”和“块块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合力推进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