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八宿县开展异地农牧民群众实用技术培训

2016-05-09 10:02 来源:昌都市委外宣办 点击:0

瞄准目标创新培训   培养精准扶贫农牧民能人
——八宿县开展异地农牧民群众实用技术培训
 
    为了扎实开展八宿县精准扶贫工作,实施农牧民致富能人培养工程。4月4日到4月13日,八宿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挑选32名具有一定文化素质,致富愿望强烈、想创业和正在创业的农牧民群众,统一组织、统一选派、组团式赴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西藏自治区旅游公司开展为期10天的“2016年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八宿县‘精准扶贫’培训班”实用技术培训。
    培训采取专题讲座、实地教学、基地观摩等方式进行,内容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动物防疫、疾病预防;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果树嫁接、经济林木实用、农作物日常管;农村生态保护和农牧民用电安全知识。
    一、坚持“实在”标准,让参训农牧民群众“听得懂”
在培训内容的选定上,贴近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减少纯粹的理论探讨;在教学语言的使用上,要求尽量使用日常用语,减少使用书面语;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以示范教学、案例式教学和现场操作为主,尽量减少空洞的说教,确保培训教学通俗易懂。此次实用技术培训共开展专题讲座5班次,开展示范教学、实地操作3场次,授训100余人次,实地考察了旅游景点大峡谷、巴松措、鲁朗花梅牧场建设情况。
    二、坚持“实际”标准,让参训农牧民群众“记得住”
将培训课堂搬至“田间地头”、“牧场果场”“培训基地”等,借助实践基地开展实地培训和现场教学,由西藏大学农牧学院专家手把手指导,植科院副教授现场示范,组   织农牧民群众到自治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八一电话第一村)和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米林县娘龙村驻村工作点进行实地考察交流,让教学内容“入脑入心”。
   三、坚持“实践”标准,让参训农牧民群众“学得会”
组织农牧民群众轮流到“田间地头、牧场果场”进行示范学习,实行“师徒结对式”培训、手把手辅导。让学员亲自动手,学会相关实际操作的技巧和技能,现场提问,现场释疑。
    四、坚持“实用”标准,让参训农牧民群众“用得上”
针对八宿县实际,在全县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需求调研10余次,征求农村实用人才意见建议100余条,积极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自治区旅游公司协商,制定实际管理的培训方案,作为主要培训依据。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抽调了科技骨干、农技拔尖专家为兼职教师,对全县32名农牧民群众进行“订单式”培训,确保培训贴近实际,富有实效。目前,自治区旅游公司正在调配就业岗位,预计为八宿县解决就业人员20名;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拟于今年在八宿县设立专家服务站。
通过培训、学习、交流,32名能人培训对象学到了技术、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树立了信心,为八宿县开展“能人带动脱贫一批”夯实了人才基础。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