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孤儿和“汉族爸爸”
重庆市第七批长期援藏干部
重庆大渡口区审计局 刘厚成
“汉族爸爸,有你们在,我不再孤单。”这是一名西藏类乌齐县尚卡乡尚卡行政村帮日西自然村名叫格来江措的小学三年级孤儿在日记里的话。格来江措用日记记录着他家与他的“汉族爸爸”—重庆市大渡口区援藏干部刘厚成之间的感人故事。
格来江措原本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在他5岁时,爸爸和妈妈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家中仅剩下三个孩子,一个叫曲加5岁,一个叫格来江措7岁,一个叫仁青罗布13岁。三个孩子失去了所有的亲人,瞬间成为了孤儿。在悲痛、无助、绝望和生存的威胁面前,他们开始变得不与任何人交流。
2014年3月7日,此时的重庆,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但类乌齐即还是冰雪交加,重庆市大渡口区援藏干部刘厚成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去看望他们。当他风尘仆仆赶到三个小孩家时,被眼前的一切吓呆了。三个小男孩居然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用怯生生的眼神望着这位陌生的叔叔。这深深地刺痛了刘厚成的心,他当即掏出1000元送给他们,并将此情况马上汇报给重庆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同时还利用微信、网络等途径多方呼吁。在他的积极组织协调下,2014年4月24日,大渡口区交通局局长温良德同志、人社局干部吴荣凤等爱心人士纷纷为三个孩子寄来了价值5000多元的新衣。刘厚成同志收到捐赠的新衣后,当天亲自带领县住建局、国土局两名援藏干部将这些新衣服和他个人的慰问金送到三个孤儿们手中。临走时,刘厚成抚摸着格来江措的头,深情的对他们说:“孩子,有什么困难,告诉叔叔,叔叔一定会尽全力帮助你们。”听了他的话,三个小孩一头扑到刘叔叔的怀里号啕大哭,并且异口同声地说出了一句话:“叔叔,你还会来看南宫28吗?”
从那以后,格来江措一家就成了刘厚成最揪心的牵挂,不论多忙,他总要抽时间驱车近四个多小时去看看。在他的关心和开导下,不久,三个孤儿渐渐活泼起来,重新走进课堂,大哥仁青罗布还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二中读初中。格来江措在日记里写道:“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要是你们活着多好啊!你们知道吗?刘叔叔不仅给南宫28送来了钱,还动员重庆市大渡口区的爱心叔 叔和阿姨们还给我买了新衣服。刘叔叔说我已经长大了,要学会勇敢,要好好学习。刘叔叔看我的样子,总让我想起爸爸……”
2014年12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大雪的第二天,在类乌齐县晚上的气温是零下20多度,刘厚成同志心中牵挂着三个孩子。他一清早,就带领援藏干部李再川、程莉、邱道平、杨义琴,翻山越岭前往格来江措家,行径高原他们饿了,就坐在地上吃上两个面包,一直到下午13:30才到格来江措的家里。而孩子们早已在村头远远眺望,不住地向他们挥手,大声地喊着“刘叔叔、刘叔叔……”,刘厚成不仅给他们带去了生活费,也带去了大渡口区爱心人士大渡口区政府副区长唐晓兰、翁燕等捐赠的价值近6000元的新衣服和棉被等。当三个孤儿接过钱物时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格来江措哽咽地在电话中给唐阿姨说:“谢谢唐阿姨,谢谢唐阿姨,欢迎您来我的家乡!”。
也就在这一天,格来江措在日记中写道:“老师让南宫28写作文,写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什么呢?我长大了要像援藏干部一样,像刘叔叔那样有文化、有本领,帮大家盖许多房子,修许多路,帮小朋友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