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解决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丁青县从制约“三农”的关键问题入手,进一步推动“三农” 工作开展,取得良好成效。
以改善农牧区民生为重点,农牧区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严格落实各项安居工程措施。今年计划建设的11个村委会已全部开工,并已完成工程量60%,安居工程1275户,计划于11月份全部完工。二是农牧区文化事业逐步繁荣。全面实施“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88.69%和89.68%,传统热巴舞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于8月5日举办热巴艺术节,丰富农牧民的文化生活。三是农牧区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农牧区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完善。上半年共发放农村低保金1763176元,加大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进力度,参保人数53900人。农牧区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全县电信和移动信号覆盖13个乡(镇)达100%,农牧民群众普遍用上了现代通讯工具。四是做好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工作。全县农牧民总人数是63608人,全部享受了农牧区医疗待遇,其中参加集资的人数为47706人,占农牧民总人数的75%,为农牧民报销医药费230.20万元。
以加快农牧区项目建设为抓手,农牧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一是始终坚持资金项目向农牧区倾斜,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其中,新建农村公路5条,共64.33公里,目前全县13乡(镇)全部通车,64个村(居)中31个村(居)通车。二是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点55个,投资1418万元,受益人数10120人,受益牲畜23486头(只、匹)。三是以扶贫开发项目为建设平台,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实施扶贫项目12个,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03.2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94.23万元,自筹109万元),受益农牧民群众达1411户8892人。四是完成青稞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基地建设,实现青稞总产年均增长10%以上的目标。以公路沿线乡镇为核心,建立示范田5000亩,主要示范品种为“喜拉19”2500亩(丁青镇),“藏青320”2500亩(协雄乡和桑多乡)。五是实施绿色品种经营项目,带动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从拉萨引进10万斤优质豌豆种子分别种植在觉恩乡、协雄乡、丁青镇、尺牍镇4个乡(镇),通过引进优良作物品种,实施绿色品种5000亩,广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