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15:45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昌都地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根据地委确定的“强化措施保稳定、突出特色谋发展、改善民生求和谐”实践载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全面提升昌都地区科学发展新水平,不断在推动科学发展上谋求新突破。
保稳定上有新突破。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昌都地区按照“社会稳定见成效”的要求,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深入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主题教育、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好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纪念活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主题教育活动;突破以往就稳定抓稳定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深化 “平安昌都” 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平安昌都创建工作。建立健全了科学有效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群众参与等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一票否决”等制度,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做到了底清数明、提前介入,功夫下在平时、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保增长上有新突破。围绕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发展战略,昌都地委结合地区实际,确定了“巩固提升一个根本、完善一个基础、壮大两个支撑、培育新的增长点”的经济发展思路,即:“一个根本”:农牧业。要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安居乐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基础”:交通建设。要下大力气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破解这个制约发展的“瓶颈”,使昌都能够进出顺畅,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壮大两个支撑”:水电和矿产资源。把“三江”水资源开发和矿业发展作为第二产业抓重点的突破口,着力做大做强这两个优势产业,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壮大实力,扩大资源,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昌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旅游业为主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茶马古道”和“大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加快旅游景点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旅游产品开发,形成富有特色的旅游产业链。围绕旅游业发展,引导商贸、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交通运输等行业提升水平,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保民生上有新突破。昌都地区把“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准,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大力实施 “民心工程”、“保障工程”、“薪柴替代工程”,着力在实现新房子、新主人、新观念和新气象“四新”上下功夫,促进环保事业发展,着力抓好25个农牧区邮政网点建设,进一步扩大通讯网络覆盖面,使农牧区 通信覆盖村电信、移动通话率分别达到55.42%、55.8%。认真做好农田草场水利基本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城镇防洪堤工程建设等工作,结合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统筹规划,完成低产田改造1.4万亩,扩大农田保灌面积,力争新建水浇地3.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4万亩。大力推进“种子工程”,推广优良品种,使全地区良种覆盖率达到86%。按照“养事不养人,拿钱买服务”的方式,组建乡村综合服务队,加强对农牧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小水电、小水利、农村沼气等公益设施的管理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