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媒体聚焦昌都-“西藏昌都地区切实贯彻落实区党

2014-03-26 16:49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如春风吹遍三江大地,像春雨、甘露滋润着63万昌都各族人民的心田。藏东大地春潮涌。昌都地区认真传达学习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区党委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昌都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思路,找准工作结合点,制定和细化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确保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努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

七项工作促发展

昌都地委、行署明确提出,2010年,昌都要按照巩固提升一个根本、完善一个基础、壮大两个支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工作思路和讲策略、手不软、抓重点、落实到位的维稳工作原则,强化两个切记、一个靠近的工作要求,立足完成十一五任务,着眼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着力推进以首要任务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着力推进以扩大消费为重点的经济发展,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推进以增强动力与活力为重点的改革开放,着力推进以反分裂为重点的长治久安,抓基层打基础,抓队伍促工作,努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昌都地区将着力抓好七项工作。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巩固安居成果,丰富乐业内涵,啃掉硬骨头,使安居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长效工程;二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牧业、绿色产品、龙头产业,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三是积极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立健全农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科技服务三农的能力,千方百计促进农牧区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四是充分利用昌都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打造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东西畅通、南北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提高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五是加快产业建设,按照抓大限小的方针和矿电联合的思路,大力支持以玉龙铜矿为龙头的矿产资源开发,做好类乌齐卡玛多菱镁矿、煤炭综合开发等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积极推进藏东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建设。

做好三江等大江大河综合开发规划及前期工作,争取十二五初开工建设一批水电项目,为三江水电外送建立通道,为三江支流开发创造条件,为改善地区产业发展特别是农牧民用电打下基础;六是积极培育发展以旅游、藏医藏药、建筑建材、产业信息为重点的新的增长点;七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冰湖等自然灾害防治力度,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及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五项措施保稳定

在维护社会局势稳定工作方面,昌都地区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做好昌都维稳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坚决执行区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重在治本,教育与打击相结合重在教育,团结争取大多数,孤立打击极少数,以一镇四县为重点,强化工作责任,落实维稳措施,努力实现昌都的长治久安。

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昌都地区重点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完善党政军警民联防工作机制,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稳、准、狠地打击各种分裂破坏分子,确保局势总体稳定,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二是以落实属地管理原则为基础,以深化法制宣传教育为抓手,以延伸链条和强化管控为突破,建立寺庙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宗教领域基本稳定;三是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的重要批示精神,扎实搞好江达县主题教育活动,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按照既定方针和目标,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做好,并于下半年在芒康、贡觉、类乌齐等县集中开展,解决稳定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发挥长效作用,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四是严厉打击各类危安案件和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刑事案件,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治爆缉枪专项行动,坚决打击一切违法破坏活动,重拳打击各类涉黑涉恶犯罪,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保障;五是完善密切联系群众机制和民情分析机制,高度重视信访和基层调解工作,整合政法、综治、维稳、信访等方面的力量,加强对最基层群众的宣传教育,把矛盾纠纷化解的重心放在基层,把各项工作抓在日常,努力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

城乡共进保民生

在改善民生方面,昌都地区坚持城乡共进的发展方针。在广大农牧区,以三农工作为重点,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牧民增收,不断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在城镇,努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农工作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今年,昌都地区将继续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采取更加有利的措施,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全面落实惠农政策,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着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区社会和谐。预计到年底,全地区农业总产值将达23.4亿元,涉农资金力争完成11.2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760元;全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7.3万吨,肉、奶产量分别达到7.1万吨和7.6万吨;完成安居工程建设任务11438户;新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4个;通过国家产品质量安全“QS”认证的特色产品达到2—3个;农牧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发展社会事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今年,昌都地区将继续大力发展以教育、卫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让广大农牧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共享党的阳光雨露。

今年,昌都地区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标准,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会保险工作;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就业力度,把零就业家庭及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伤残人员作为安置重点,确保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200个,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同时,积极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干部职工周转房和廉租房建设,强化质量监管,完善住房供应架构。2010年,全地区周转房和廉租房建设坚持向县倾斜,确保完成1015套周转房和300套廉租房建设任务,力争用2—3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地区干部职工和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

一项项正确决策、一个个惠民工程、一条条得力措施,是昌都地区各级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区党委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广大藏东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乡的强大精神动力。如今,昌都各族干部群众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力争以各项事业发展的新的优异成绩迎接昌都解放60周年。

 

 

 

  连日来,昌都地区新闻出版局、昌都地区文物局、昌都地区行署法制办公室、昌都地区交通运输局、昌都地区行署区域合作办公室、昌都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6家单位相继挂牌成立,进一步完善了昌都地区职能部门建设,使行政职能更加明确。

    昌都地区新闻出版局和地区文物局挂牌成立,对地区文化市场、新闻出牌事业管理和文物保护及管理工作将有重要推动作用;昌都地区行署法制办公室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昌都地区政府法制工作迈入了一个新阶段,对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挂牌的昌都地区交通运输局,系原昌都地区交通局的更名。更名后,新单位将原地区交通局的职责、原地区建设局指导城镇公共客运的职责整合划入地区交通运输局,并增加了监管全地区公路、水路运输市场,承担了全地区水上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协调中央垂直管理民航、邮政、铁路运输及输油、输气管道建设和自治区垂直管理的运管、交通综合执法、公路养护等方面的相关事宜,负责公路、水路对外交流合作等职责。内设机构上增加了政策法规监督科、规划科、农村公路科、运输科、安全监督科、财务审计科等科室,原公路科改为建设管理科。

 

 

责任编辑:丹增罗布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