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为党旗增辉 为高原添彩 —— 记八宿县白马镇日

2014-04-01 12:25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八宿县白马镇日吉村位于八宿县城,全村共185 794人。共有党员17人、预备党员5人,村“两委”干部6名,大学生村官2名。近年来,日吉村党支部以“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在县委、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村班子团结务实,开拓创新,能够紧紧围绕白马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开展工作,以上级的精神和指示为指针,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主线,以提高农牧民收入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落脚点,狠抓党员干部管理教育工作,扎实抓好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村级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2010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585.7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950元,其中现金收入4400元。

一、抓团结协调增强凝聚力,为实现小康日吉做保证
  多年来,日吉村党支部始终把团结协调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首先是搞好班子成员内部的团结协调。党支部所有成员对具体工作都作了明确分工,做到了具体工作专人抓,专项工作配合抓,中心工作协调抓,重大事项由集体研究决定,使班子成员形成了整体合力,确保了上级党委和村党支部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其次是坚决执行镇党委的决议。一方面,按照和镇党委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规范性地开展工作,经常进行自查和对照检查,发现疑难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镇党委汇报。另一方面,村党支部认真执行和落实党委的各项决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形成上下衔接、运转有序的工作格局。再次是做好党员和群众之间的团结协调。村党支部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同时,建立健全“组织关心党员,党员帮扶群众”关爱机制,党员结对帮扶6对,3户贫困党员和3户贫困户在结对帮扶活动中实现了共建双赢。

二、强化组织建设增强战斗力,为实现小康日吉筑堡垒

白马镇日吉村土地资源少、富余劳动力多、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窄、外来人口多、村情复杂。村支部一班人结合村域实际情况,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发挥无职党员作用。村党支部从改变无职党员“无权管事、不会理事、无法办事”的状况入手,根据村务管理需要和村支部党员情况,在村支部党员会议上确定党员责任,分工负责村务管理,参与村务决策,充分调动了无职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强化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目前,该村有6名无职党员通过设岗定责担任村务管理、村委决策和村民间矛盾协调工作。近年来,村党支部无职党员累计开展政策法规宣传10余次,调解村民纠纷2起,为村民办好事实事5件。日吉村无职党员定岗定责,使党员“有职有责、有岗有位、有位有为”,党员的思想、信念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党员多了,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党员多了,带头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党员多了,日吉村党支部堡垒更加坚强了。二是注重加强村党支部自身建设。村党支部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修改完善党支部的会议制度、学习制度等规章制度,做到与时俱进,在这些制度的约束下,支部党员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能力。全国劳模、日吉村党支部书记洛松朗加时时提醒自己和支部成员每天都要坚持学习,他常常说:“南宫28要带领群众致富,就要学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就要掌握致富技能,学会摸索致富路子”。在他的带领下,村委会的阅览室书籍成了支部党员的好去处,那里的书籍成了支部党员的好伴侣。也正因如此,村党支部党员调解村民纠纷、宣传村务管理和政策时总能讲得头头是道,令人信服。

三、抓党员队伍建设增强活力,为实现小康日吉鼓干劲
  在党员发展上,日吉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从培养积极分子入手,注重质量,重点考核是否具备带领群众、帮助群众致富的本领,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努力把那些思路开阔、事业心强、有一技之长的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把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牧民推上经济建设的主战场。2010年村党支部共发展预备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人,向上级组织推荐优秀党员5人。同时,村党支部通过狠抓“三个培养”先锋工程,以“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致富能手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带动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模范。目前,日吉村有“三个培养”对象15名,党员共帮扶群众620余人。近年来,村党支部共为群众办实事20余件,为困难群众捐款5万余元,解决了困难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实际困难。村“两委”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年度考核群众满意率达100%,村党支部和党员的面貌涣然一新,增强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热情和信心。

四、狠抓经济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为实现小康日吉添新彩
  日吉村党支部在工作中,思路清晰、思想统一、目标明确,村党支部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发展路子,努力增加群众收入。一是多措并举促民富。日吉村党支部严格按照县委、县府“村要富、带头富”的指导思想,自觉破除等、靠、要的落后思想,带头闯出致富路,自己筹办砖瓦厂、木材加工厂,在全村招收工人30余人,其年收入超过30余万元。自创办村办企业以来,解决了本村20余户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2007年,日吉村组建了“白马镇日吉村祥瑞施工队”,施工队现有专业运输车辆108台,装载机3台。专业技术工36人,平时组织工程建设人员可达160多人。日吉村抓住县委、县府实施的“项目扶持、带动发展”的有利机遇,先后承包了农业综合开发、水渠维修、乡村公路建设、农牧民安居建设等项目。近年来通过劳务输出为群众增加收入1000余万元。全国劳模、日吉村党员科技示范户泽阿是村里有名的蔬菜专业户,蔬菜种植协会负责人之一,通过“三个培养”工程,她意识到,一家富不算富,共同富才是富,在她的带头下,村支部党员积极主动帮助本村群众,传授种植业和养殖业技术。截止2010年底,日吉村高效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50亩以上, 藏猪、藏鸡养殖500余头(只),种植业和养殖业年纯收入达40余万元。二是富民强村得民心。日吉村党支部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为了带动群众调整农业结构,走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日吉村近年来共引进养殖户12,承包5亩土地实行藏猪、藏鸡规模养殖,给外来户承包30亩土地种植大棚蔬菜,加强全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引外援促发展,充分调动了群众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积极性,夯实了农牧区经济发展基础,使群众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如今,日吉村富了,全村的群众都住上了宽敞明亮、干净舒适的安居房,大车、小车、摩托车和各种电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日吉村村民都说,“南宫28能够过上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这全都是托共产党的福,多亏了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村党支部。”

图片新闻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