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1 12:25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尼木乡距边坝县城
尼木乡党委始终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创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示范点。
抓重点强环节,用管用的措施推动创先争优活动。为防止出现“创而不新、先而不进、争而不追、优而不实”的现象发生,防止搞花架子、走形式,乡党委紧密结合乡中心工作,确定创先争优活动主题、设计活动载体、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使党组织真正做到“五个好”,共产党员真正做到“五带头”。一是认真制定方案,精心动员部署。紧紧围绕确定的目标要求进行专题调研,摸清基本状况,找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下一步的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制定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切实解决问题。二是细化创先争优标准,落实创先争优计划。通过召开专题学习讨论会或座谈会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对照“五好五带头”的基本标准,广泛深入地开展“五好五带头”大讨论活动,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别制定创先优计划。三是突出工作重点,结合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相结合,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适时调整创先争优活动内容,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改革发展、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使创先争优活动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把“党员先锋岗”创建、为民办事、设岗定责、党员志愿者服务等纳入创先争优的活动范畴。四是加强考核评比,形成鲜明导向。把创先争优活动列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情况进行检查,对照创先争优目标,查找薄弱环节,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创先争优目标实现。
抓关键重落实,用科学的机制促进创先争优工作。一是加强对各村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严格标准和程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该“补课”必须“补课”,该“返工”的要“返工”。二是发挥群众的监督评价作用。开展活动的有关情况要及时向群众公布,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活动,多提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并通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来检验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尼木乡党委共发放征求意见表2000余份,征求到意见建议400余条,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建立统一台账,逐一进行整改落实。三是立足于探索推动党建工作上新水平,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为民服务的水平。通过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党员干部的热情、智慧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尼木乡党委和全乡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积极努力,使尼木乡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基层党建工作明显加强。尼木乡党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加大整顿村党支部的力度,调整工作不得力党支部书记,注重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加强管理教育,重点在35岁以下青年知识分子和妇女中发展党员,不断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壮大党的队伍,2009年、2010年共发展党员20名,使党员队伍从年龄结构、文化程度都趋于年青化、知识化、合理化;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开展先锋模范作表率、后进党员强学习教育活动。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集中活动日、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等项制度,确保党员正常参加党组织生活;深化“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通过自我认岗、支部定岗、公示明岗等程序,对13名无职党员进行了设岗定责。二是经济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尼木乡人均收入达到3612元,同比增长9.1%。全乡现共有商店56家,其中:餐饮4家,茶馆11家,百货25家,干杂店10家,网吧1家,加油点1家,摩托车修理店4家;蔬菜大棚10个,基本满足全乡普通蔬菜的供应;全乡公益林管护面积50.237万亩,管护资金150多万元;全乡年均对外输出劳力达到1000人次以上,年人均收入增加1200元以上。三是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通过公益林管护、植树造林等方式有利地保护了生态环境;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入学率、巩固率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也显著提升;农牧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牧区“村村通”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85%以上。据统计,全乡手机普及达到户均1部以上;安居工程成效显著,到2010年底共建成安居工程306户,超过实际指标69户,惠及80%以上的农牧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