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磨万击还坚韧 俯首甘为孺子牛
西藏民族大学驻昌都市左贡县旺达镇乌雅村驻村工作队
王卫
我是来自于西藏民族大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其实,以前从来没有到过左贡县的我,2013年6月本该奔赴阿里的我,自己都没有想到,会与藏东高原的这片热土竟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初到乌雅村的一年里,我按部就班地做着上级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没有思路,没有创新……因为很多人都在重复一句话:在西藏躺着都是在做贡献!是这样吗?我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为什么相信躺着都是在做贡献,怀疑自己自愿到西藏的目的,怀疑自己对不对的起这身党员干部身份……
我想起了自己对扎西次仁校长的承诺,想起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承诺,因此我决定在西藏站着做贡献!精心制订了乌雅村未来的6年发展规划,特别是一次偶然到山东栖霞口的学习,让我对乌雅村的未来重新进行了思考和定位,终于找到了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找到了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把乌雅村打造成为“雪域华西村”!我知道很多人肯定会在嘲笑我“痴人说梦”,但我相信,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梦想就没有方向。梦想和幻想虽有一字之差,但我仍坚信: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在乌雅村工作的两年里,作为全村一名唯一的汉族干部,我深知融入当地生活、被当地群众接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我坚信:只要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一心为了群众、服务群众,把每天的工作都当成是正式演出,每天多付出一点,每天多走半步,我的工作一定会被群众接受。其实在乌雅村的每一天,都是一个个精彩惊心的故事:
2014年9月2日下午4:30,我打给群众卓玛永拥的一个偶然电话,开始了惊心动魄的“找人、索命”过程。我村村民扎西顿珠因高血压导致精神失常,把自己藏在牛棚里并出现严重的自残行为。面对全村人焦急的搜寻和查找,以及家人亲属的不稳定情绪,我不敢自乱阵脚,冷静询问家属关于扎西顿珠的反常行为,在作出扎西顿珠不会跑远的判断后,最终在牛棚里发现了他血粼粼的“尸体”。在全村人都认为扎西顿珠已经“不行了”,家人悲痛欲绝准备“后事”的时候,我还是与村民尼玛欧珠和斯塔洛松壮着胆子到牛棚里看了一眼,我发现扎西顿珠还有轻微的生命体征,立即决定送往医院。然而面临无车肯拉“死人”的尴尬,其实自己心里清楚,这是在与生命赛跑,便火速开起“党中央130”,让村里群众帮忙准备临时担架,冷静驾驶保持车辆微震的同时一路狂飙将扎西顿珠送往医院抢救。在220的高压面前,我傻了眼,不知道能否进行手术,处理伤口,不知道能否留住扎西顿珠的命。我将检测器荧屏上显示的各种数据通过彩信转发给了在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的爱人桑翠翠,了解到了扎西顿珠的生命体征以及不能进行局部麻醉和进行手术的警示。时间在一秒秒的流逝,鲜血在一点一点的外渗,生命在与时间赛跑,在焦急的祈祷和等待中,终于得到了可以进行手术的那一刻!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有了收容之所。次日9:00,我又赶往医院,面对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但精神失常的扎西顿珠,决定迅速转往成都华西医院治疗。如今,该村民已经全部恢复,家人团聚。
2014年9月3日下午3:00,我到牧区走访,因无手机信号没有接到村里小学生次宗走丢的消息,待晚上7:30从牧区赶回后,仍然没有发现该学生的影踪,这急坏了家人、村民和老师。在与学校老师同学们进行了简要交流后,加上自己在西藏民族学院担任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和对乌雅村群众生产生活知根知底的了解,将该学生班上同学逐一进行谈话,最终确定了让人难以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该生掉进玉曲河被河水冲走的事实。我固执的告诉自己只要组织打捞队和巡逻队,说不定还有一线希望。一边安慰学生家长、一边安慰自己肯定能找到,在祈祷中结束了一夜的搜寻工作。次日5:00,全村群众又再次踏上了搜寻的路,知道搜寻无望的我仍然自欺欺人,渴望老天能够眷恋这个11岁的花季少女。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作为一名平凡的村干部,我愿意竭尽所能,用有限的三年时光,发挥无限的光和热,打造一个不平凡的乌雅村,给党和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我真心祝福乌雅村群众人人安居乐业、人人长命百岁、人人幸福安康,我会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
约翰逊曾经说过: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与你坚持多久,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最终目的。党群一心,其利断金。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作为乌雅村的党支部书记,我已经做好了与乌雅村全体村民同甘苦、共患难、共进退的准备:做维护乌雅村和谐稳定的顶梁柱,夯实根基的主力军,发展致富的领头雁,排忧解难的贴心人。乌雅村就是我的家,家里的55户群众就是我的亲人。
生活承载缤纷梦想,
我愿助乌雅群众成功起航!
愿为乌雅村群众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