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联结点 架起连心桥 做实暖民事
——地区文化局积极开展对农牧民群众物质帮扶和
教育帮扶上做文章,不断推动两项活动的开展
地区文化局(新闻出版局)以解民忧帮民困为切入点,把两项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组织文化系统党员干部职工捐款捐物,开展政策文化下乡进村,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增强农牧民群众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找准联结点,开展针对性帮扶。一是突出“怎么找”。地区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克服机关单位直接与农牧民群众接触机会少、情况不熟悉等因素,充分抓住文化系统选派到察雅县参加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村工作队的有利时机,深入群众家中,与群众面对面交谈,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二是清楚“找什么”。找最需要帮助、最有代表性的困难户和弱势群众进行帮扶,通过以点带面,起到示范效应。三是做好联与结。以智力帮扶为主、经济帮扶为辅,用干部职工的爱心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用干部职工智慧和所学专业,送科普知识到农家帮助群众找准致富门路,激发农牧民群众不忘党恩、跟党走的决心,夯实基层、打牢基础。
架起连心桥,共同感受党恩情。一是用好“联络员”,当好群众“收音机”。积极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通过驻村工作队走访调研、征求农牧民群众意见后记录的民情日记,积极了解村“两委”班子基本情况,农牧民党员群众所思、所想,使得地区文化局(新闻出版局)不“出城”便知“乡下事”,实现了自身业务工作和扶贫联系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二是做好“讲解员”,争做政策“播放器”。通过文化下乡、政策下乡等方式,面对面倾听群众所求问题,心贴心解疑释惑,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知法、懂法、用法,爱国爱教、文明守礼,不断推动社会局势稳定。三是做好“落实员”,形成一道“回音壁”。通过民情日记、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的问题、难题、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类,能解决的当场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耐心做好工作,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做实暖民事,巩固农牧区政权。一是积极组织物资帮扶。地区文化局(新闻出版局)组织文化系统115名干部职工积极献爱心,各尽所能,踊跃为对口扶贫点的农牧民捐款61500元。二是落实好物资兑现工作。文化系统的11个驻村工作队及时把捐赠款兑现到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手中,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开支,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解决困难上。目前, 61500元捐款已全部兑现到21户农牧民群众手中。三是开展好教育帮扶。11个驻村工作队发挥宣传优势,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支农惠农政策及民族宗教政策等农牧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共同学习中央、自治区、地区会议精神和主要领导讲话精神,共同感受党对西藏人民的深情厚爱,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目前,集中学习37次,走村入户320余户,受教育群众2410余人;同时,将开展科普知识和文化娱乐下乡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