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真心诚意服务群众,立足岗位投身奉献

2014-04-27 15:02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真心诚意服务群众,立足岗位投身奉献

——天津市第六批援藏干部郑云同志先进事迹

郑云同志自进驻江达以来,他始终坚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视江达为第二故乡,克服高原缺氧、条件艰苦等困难,主动融入江达、融入群众、融入工作。以过硬的政治素养、精湛的业务技能,全身心投身到江达医疗卫生事业,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帮助提高江达广大医护人员医疗救助水平;积极深入农牧区,为广大群众进行医疗救助和治疗,赢得了江达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喜爱,展现了天津市医生和医护人员的出色风采。

一、理论学习无止境

作为一名从内地过来的援藏干部,他深知,为了做好援藏工作,必须加强学习,必须更加充分认识西藏的历史、地理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虚心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书本学,向身边的同志学,向人民群众学,特别注重向有工作经验的老领导、老同志学。在工作中,他善于听取大家的意见,为领导出谋划策,当好助手和配角。他除了抓好自身的学习外,还十分注重本部门及周边同志的学习与提高,注意发挥表率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二、落实工作不打折

在工作和生活上,他始终做到与卫生服务中心里本地医生密切配合取长补短,本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为了病人健康的精神,在当地医院医疗设备差,卫生条件欠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优良的医疗技术,积极开展阑尾切除术、外伤清创缝合术、简单骨科固定术、肌腱吻合术、拔甲术、引流术、包皮环切术,骨科肘关节脱位复位术,克雷式骨折复位固定术等,取得了良好效果。由于江达地域广阔、山河较多、道路交通条件差、群众居住偏远,很多时候群众前来就医的时间不是在白天而是在夜晚两三点,为确保群众能得到及时救治,他忘却了疲劳和劳累。在工作之余,他还积极与同是援藏干部的张洪军同志协调和沟通,轮流给江达本地医务人员进行医学知识讲课,提升了广大本地医务人员的医务知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受到广大本地医务人员和病人患者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广大病人患者在感受着本地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一天天的提升中也感受到了他辛勤工作的良好用意。

江达地处藏、川、青三省区交界的咽喉地带,区域位置独特,长期以来都是敌对势力进行渗透破坏的重点地区,是西藏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主战场,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拉萨“314”事件,给西藏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破坏,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此,他始终坚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坚决同各种分裂破坏的思想和行为做斗争,积极参与江达治安联防和群防群治及维稳值班等各项工作,为维护江达社会局势和谐稳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他还积极参与江达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参与助孤捐款、教育捐款等活动,广泛参与江达一坚定三忠于、双模双建、三热爱·三创建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用自己的所思所想,结合江达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努力为江达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廉洁自律不减弱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他始终牢记着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工作和生活上,他始终坚持做到不收红包、不吃请收礼、不拿要医院的任何物品,并在力所能及的时候用自己微薄工资捐助一些前来就医的困难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那些前来就医的困难群众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由于高原气候寒冷空气稀薄,作为一名从低海拔内地过来的干部,他时常忍受着头痛、头晕、心慌等症状的折磨,但是病状的折磨始终消退不了他心里怀着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鉴于江达县地域广,乡镇、村(居)多、群众居住分散等现状,他充分利用好上班之余的各种时间,努力克服了身体、语言等方面的困难,积极组织广大医务人员走村入户、走街串巷,广泛深入农牧区和群众家中,为群众作身体检查,广泛开展医疗卫生知识的宣讲,赢得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爱戴和信任,充分展示了一名天津援藏医护人员的良好形象。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