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牢记使命勤工作 情撒雪域普新篇

2014-04-27 15:02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牢记使命勤工作   情撒雪域普新篇

——记重庆市第六批援藏干部类乌齐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徐 

徐勇,男,19689月出生,汉族,重庆长寿区人,19884月参加工作,19958月入党,研究生学历,身体健康。20107月赴类乌齐县援藏并任类乌齐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主要负责分管对口援藏、国土、商务、旅游、农开办、县府办、后勤、税务、农行、部队等工作。

一、加强学习,增强素质

援藏三年来,徐勇同志牢记援藏使命,不负重托,全力以赴地把加强学习、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政策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系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十八大,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区党委工作会,地区工作会等会议精神;重点学习了国家有关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精心学习了昌都地区的历史文化知识和风土人情;认真学习了一些藏语和当地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好经验。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努力做到多看、多听、多想,少说多做,不好为人师,不自以为是。结合所学,多谋跨越发展之策,多做长治久安之事,不当匆匆过客,做地地道道的类乌齐人。该同志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做事不争权、惠民不谋利、奉献不索取的原则,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二、真抓实干,履职尽责

徐勇同志与援藏的同志一起在总结历批援藏经验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心提出了整体援藏、结对援藏、人才援藏、造血援藏的理念,注重保持援藏工作和全县发展的连续性,突出造血型援藏。一是开拓创新,丰富援藏内涵。在涪陵区、长寿区、九龙坡区、渝北区落实了10个镇(街道)与西藏的乡镇结对子,形成了一帮一的援藏工作新格局。与县主要领导一起率县党政代表团对第五批曾经援助类乌齐县的江津区、渝北区进行了回访,对第六批援藏的涪陵区、长寿区、九龙坡区进行了衔接汇报,积极落实市财政援藏资金7330万元外,又给予类乌齐县安排的物资、资金共计3650万元;科学设立县受援办,认真开展项目储备库、资金库、资料库、人才培训库、信息交流库等五库建设。对援藏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精心组织投资近4000万元解决县城饮水、县城综合改造、安居工程、群众活动场所、乡镇周转房、交通工具等群众关注的问题;投资2100万元建设基层政权、维修7个农村教学点、新建5座乡村桥梁、改建6个乡镇卫生院,改善基层设施设备;努力解决牦牛出栏问题,科学引进有理念、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培育稳定的财源和拓宽群众收入。按照一个主导(以政府为主导)、两个结合(与重庆对口区相结合、与内地大企业相结合)、三个抓手(抓对口援藏平台机制建设、抓对口援助资金项目的落实、抓人力资源培训建设)的思路,着力构建五大机制,强化五库建设,实施五有工程。即:着力构建沟通、联系、互访机制,信息交流平台机制,乡镇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人力资源培训机制,援藏的物力、财力逐年递增机制。搞好项目储备库、资金库、资料库、人才培训库、信息交流库为内容的五库建设。落实每个乡镇要有一个发展产业,有一批民生项目,有一个办公阵地,有专门的交通工具,有干部职工食堂的五有工程。二是求真务实,扎实开展国土工作。精心组织县相关部门深入乡(镇)大力宣传《土地法》、《矿产资源法》、《草原法》、《城镇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发放藏汉文土地法律、法规宣传材料10000多份,受教育群众达8000多人次;精心组织县有关部门对采矿企业及开采情况进行了13次检查,督促采矿企业严格执行采矿设计及选矿工艺标准,按要求进行合理合法的生产;积极完善了2009年、2010年、2011年村级第一批次建设用地报批工作,并申报了2012年项目建设用地。对存在的5个卫片图斑,迅速组织监察、测量、规划用地等人员开展了全面细致的自查清理;认真编制了《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时调整充实了相关人员。积极开展了地质隐患点巡查,确保信息网络畅通。三是勇于探索,扎实开展商务工作。带领党员干部积极完善招商引资责任制和激励机制,不断丰富和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促使全县完成招商引资25000万元。大力开拓农牧区市场,认真落实18家万村千户市场工程农家店,每户补助8000元。全县已确定承担手机下乡网点1家,家电下乡销售网点2家,家具下乡销售网点4家,每年兑现家电家具下乡补贴50多万元。加快推广碘盐提高覆盖率。今年全县完成了按照每人11斤的标准,以每斤0.25元的优惠价,共向农牧民群众、学校、寺庙配售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食用碘盐272吨,覆盖率达100%,共补贴了59万余元。四是关注民生,扎实开展农开办工作。带领党员干部,统筹协调,投资66万元组织尚卡乡完成了扶贫项目珠多村蔬菜基地建设;投资29万元组织县农牧民施工队实施了扶贫项目卡玛多乡扎西来简易公路;投资56万元完成扶贫项目长毛岭乡岗塔中桥建设;投资85万元完成扶贫项目宾达乡蔬菜基地建设。争取了2个乡500万元整乡推进的国投资金和720万元整乡推进的重庆援藏资金。五是统筹规划,扎实开展县府办公室和后勤工作。徐勇同志结合全县实际,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认真履行办文、办会、办事职责,狠抓政务信息调研,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了政府党政网络管理,创办了《类乌齐报》,落实近400万元资金添了一批后勤公务车辆,提升了政府接待能力。六是积极协调,扎实开展国税、农行的联系工作。在徐勇同志的带领下,认真组织收入,完成财税收入1356万元。加大存款组织力度,充分调动贷存吸储积极性,全年存款14490万元,同比增加1125万元。不断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增加三农信贷投入,全年发放扶贫贷款1616万元。大力清收到期贷款和不良贷款,全年贷款余额7550万元。七是一丝不苟,扎实开展昌都投资公司工作。协助公司积极与国土、卡若区等单位衔接,利用行署划拨的3亿元资金,迅速启动土地储备工作。积极与国开行西藏分行、农行、建行衔接,力争在今年的编制完成昌都近期、中期、远期建设融资规划。抓紧完成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计划,积极落实了近期昌都卧龙街片区旧城改造项目(1号地块)、昌都西大桥重建、昌都俄洛镇昂曲河大桥等几个具体项目的融资任务。努力盘活存量资产,大力拓展了业务范围。

三、爱岗敬业,树立形象

徐勇同志把类乌齐作为第二故乡,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磨练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全方位提高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驾驶复杂局面的综合能力。严格按照原重庆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陈存根同志的教诲,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的老西藏精神,努力做到自警、自省和自励。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援藏干部的综合优势,爱岗敬业,率先垂范,努力树立第六批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

南宫28